随着国际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大学教育进行改革,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日本社会认为,能否建筑美好的未来,能否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关键在于承担培养优秀人材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大学。为此,在文部省的推进下,日本的大学正在经历着一场战后最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以使高等教育适应时代的变化。 一、日本大学概况
3.大学升学率(入学人数相对于18岁人口的比例) 大学 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学校 28.0% 12.6%0.6% 18.2% 4.对应本科学生的研究生人数的比率(国际比较)
二、日本大学教育改革的历程及改革方向 1984年至1987年,文部省设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大学全面改革的课题。为了研究讨论大学改革的具体方案,1987年设立了“大学审议会”,认真研究了为使高等教育有特色、教育研究更深入、组织运营灵活化而应采取的具体改革措施。1991年,按大学审议会的报告,进行主要制度的改革,要调动各大学的改革积极性,主动参与。 目前,大学改革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强化教育功能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能灵活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才,必须发挥各大学自身的特色,重新研究教育内容,开设有吸引力的课程。 2.世界水平的教育研究 推进领导世界的研究,同时培养优秀的研究者和具有高水平专业能力的专业人员,以此为出发点,必须充实加强研究生院的建设。 3.适应终生学习 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终生学习的需要,必须更灵活地开放以大学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制度。 三、日本大学制度改革的内容 进行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考虑是放宽限制与责任自负原则,即使各大学自己承担责任,自主地进行有特色的教育研究活动。为此,文部省进行了各种制度的修订,主要有以下内容: 1.自主地制定全部课程的教学计划 (1)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 按照各个系、专业的教育目标,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在四年的教育中,不仅培养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教养水平。 (2)废止一般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 为了使各大学根据自己的判断,自由地制定贯穿四年的教学计划,废止了以前的一般教育、外语、保健体育、专业教育的课程分类以及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必要学分。
2.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弹性化 对于研究生培养来说,最重要的是质与量的充实与提高。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和适应学术研究的需要,研究生院的教育制度应具有灵活性。 (1)重视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员 为了更进一步充实研究生院培养高水平专业人员的工作,无论硕士课程还是博士课程都应该重视培养研究者,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员。 (2)研究生入学资格与学习年限的弹性化 以前的研究生培养是本科四年毕业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院后,硕士课程两年修完,博士课程需三年修完,而直读博士生需五年时间才能毕业。所谓弹性化是指改变以前规定过死的体制,允许优秀的大学生大三可进入硕士课程学习。以前需两年完成的硕士阶段,最短一年可以学完。对于直博生原来的研究生五年制改为最短三年可修完。本科毕业后,如果有两年以上的研究经历,可直接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 (3)设立晚间研究生培养制度 为了便于正在工作的人们继续学习与深造,引入晚间研究生院的制度,即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研究生课程。 3.创设开放的大学 以前大学也面对社会举办讲座等活动,但是作为对社会开放的大学,为了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制度应更加灵活。 (1)建立昼夜上课制 为了适应学生的情况,制度上明确建立白天授课和夜间授课两种方式。 (2)增设大学中途入学的制度 为了使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和其他大学的在校生中途插班入学方便,增设了大学中途入学的人数,即大学学生的人数不只限于入学时规定的人数,留有一些机动数,为中途入学提供机会和方便。 (3)引入课程履修生制度 为了使正式学生以外的人能够在大学学习特定的课程获得学分,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引入课程履修生制度。 (4)承认在大学以外的教育机构的学习成绩 承认学生在校外的学习成绩和过去的大学学习成绩,计入学分。比如,在专科学校的学习以及外语考级的成绩等。 4.引入检查、评价系统 为了进一步改善工作,采取各大学有组织地检查评价各自教育研究活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