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研究战后世界高等教育的大趋势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系,并在概括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就与问题,分析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不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就我国90年代到下世纪初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教体系要解决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发表了意见。文章指出,借鉴国际高等教育成功经验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经验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在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以来的整整半个世纪里,国际高等教育发生的跃进,无论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高等教育拥有的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之巨大牵引力和内部张力,备受世人瞩目。故尔,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若能对其发展脉络与走向作一回顾与前瞻,从中总结出若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探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确走向无疑是有益的。 一 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主体的西方发达国家,其综合国力的优势,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领域有突出表现。它们早于其他国家近百年普及了基础义务教育,本世纪50-70年代又迎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等教育的容量在10年内翻了一番①,高教经费的增加明显高于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教育与社会呈良性互动状态。可惜好景不长,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西方各国陷入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教育经费锐减,求学人数减少,人才培养过剩,高等教育由盛而衰。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发动高教改革,使高等教育在与社会的更紧密的联系中走上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新路。在这一曲折中,美、日、西欧的高等教育发展显示出若干共性和个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登上世界霸主宝座的最后几级台阶。它之所以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因为与战前已拥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的雄厚实力直接相关。而在这种实力积累中,独辟蹊径的美国高等教育功不可没。作为一个生气勃勃、富于冒险和创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美国高等教育由移植宗主国英国的高教模式入手,逐步从学习、鉴别取舍走向创造,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与西欧、日本相比较,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在以下几方面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二年制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20年内形成拥有3400余所高等教育机构、1200万大学生的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型的庞大高等教育体系。它以多样化的人才、多样化的课程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并力图在两种需求的满足上取得某种平衡。 --高等学校宏扬和发展了法国大学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继承并更新了西欧通才教育思想,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发挥了国家科学院和科研的重要方面军的功能,首创辐射高校科研潜能的新型科学园区。 --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将市场机制引进高等教育的运营,特别是在招收学生、招聘教师、分配经费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尽可能运用市场法则。相比之下,西欧高等教育一向离市场较远,公立高校在这里居主体地位,经费筹措渠道比较单一,国家投资占其大部,仅此一点,就使西欧高校公然漠视市场。这种情形在80年代后已有所变化。 --高等教育的管理颇具特色。美国的大学,特别是公立大学,没有象欧洲那样过分强调大学自治,以致于得不到社会的全力支持,在经济衰退时因应变能力差而处境困难,也不象日本大学那样受国家政权的严密控制,致使内部活力不足。美国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地方(州)和大学的权限分配,在管理机制上不强求一律。在校内管理方面,作为决策机构的大学董事会因其成员结构优势而成为学校与社会的纽带;以系为主的基层管理单位,能运转自如,效率较高,在不断评价而非只靠终结性考试检查学生学习质量方面,亦有独到之处。 --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为了保持本国高等教育领先世界的地位,吸引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持久关注和支持,美国各种官方和非官方机构经常报告本国高等教育的弊端和问题。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或大或小的改革举措,而中央政府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扩大了对高教事务的发言权。 虽然西欧、日本各有优势,如西欧的终身教育思潮和日本的教育国际化都包含新意,但美国高等教育无疑代表了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当然,西方高等教育固然有其值得别国借鉴的成功经验,也有令他们感到困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 (一)民主化与个性化的对立难以消除 战后席卷西欧北美的教育民主化思潮与作为西方高教传统基石的非功利主义的博雅教育及带有资产阶级偏见的“绅士文化”(Gentlemanly Culture),存在着某种对立。英国《1944年教育法》和法国1947年《郎之万一瓦隆报告》打出的“教育民主化”和“教育机会均等”的旗号,对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是,战后几十年间这些国家高教发展状况表明,上层阶级把持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教育的局面远未改变。60年代,法国出身劳动人民家庭的大学生,仅占大学生总数的12%②。70年代在推行教育民主化最力的福利国家瑞典,非熟练工人家庭子女上大学者,男青年占6%,女青年占11%③。各国为应付普通民众求学开辟的第二渠道,即各类短期大学,虽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多样化,但在特定背景下,其维护大学贵族地位和少数人享受“尖子教育”特权之暗含的目的,是难以否认的。事实证明,西方社会党人企图通过教育民主化使大众取得经济、政治上的平等,从而消灭差别,实现社会公正,只能是教育上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