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迨及中国近现代,世纪百年,岁月沧桑,西学东渐,中西融合,新旧激荡。中华学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推动近现代学术争鸣中发展、转型中创新,大师辈出,百舸争流,异彩纷呈。诞生于中国社会大变动中的北京大学,因缘了与时俱进,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在此萌发和传播,值得人们探究。 一、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的变革与北京大学的发展 近世中国社会矛盾运动,封建自然经济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因素发展较前为快但却畸形。与此相对应,在政治思想领域,旨在救亡图存之维新变法已势不可拒,“变法之本,在育人材,人材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①。于是,“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应运而生。《京师大学堂章程》“一曰中西并用,观其会通,无得偏废;二曰以西文为学堂之一门,不以西文为学堂之全体。以西文为西学发凡,不以西文为西学究竟”②。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初,虽很简陋,但近世之学风在此得以承继并蔚然,且“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统辖”,不仅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而且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领一时之学术风骚。中国近代学术思想也主要在这里逐步突破封闭之传统中学,在西学--欧美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自然科学输入并内化为中国近代文化构成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近代特征的学术思想开始形成。 海通以来,西学东渐,中西会通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之大趋势。近代“国学”,就其内容而言,就是近代中学与西学融合后之中国学术。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以中学为体,吸纳西学,自然成为中国近代国学的主要发源地。此时,它处于由封建的太学、国子学向近代大转变和过渡阶段。 辛亥民主共和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时为全国唯一的国立大学,《大学令》废“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之教条,使之具有了资产阶级民主性质。尤其是帝制覆灭,新文化新思想的兴起和新文化人才大量涌入北京大学,它开始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转变。 1917年初,蔡元培始任北大校长职,对北京大学实施了整顿和改革。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营造学术空气。此时,新旧、中西之学术在北大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此为春秋学术百家争鸣的历史遗风之继承和时代发展,开启了一代学术之风,新学很快得到发展,北京大学也一扫昔日沉沉暮气,学术讨论、思想争辩之风极盛,各类学术团体纷起,革新空气十分浓厚。 这样,北京大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逐步完成了向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大学的转变,在全国教育界、学术界和思想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基本奠定了近现代北大学术之思想基调。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开来,逐步成为一股强劲的思想激流,唯物史观独树一帜,与资产阶级新旧民主主义相争鸣。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运动的“洗礼”中,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社会主义的改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倡导和实施,北大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历经曲折后,更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背景下,紧扣时代脉搏,在变革中进步,继承中发展,历史传统一脉相承。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滋养北大学人,而北大的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的变迁和发展。 二、学科、学派创建与北大学人 梁启超在《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所定功课必当严密切实,乃能收效。”当时北大学科设置重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它在以经史子集为主体的基础上,逐步吸纳了一些近代学科,以应社会之需。尽管各学科发展很不平衡,学科体系相当单薄,但中国近代学科的基本格局开始初创和建构。 当蔡元培主持北大时,大刀阔斧地整顿和改革北大学科及课程,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诸多课程在国内开历史先河。他认为:“学与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各国大学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医学,非但研究学理,并且讲求适用,都是术。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③基于原北大五科文、理、法、商、工并立,没有重点,且预科、本科争胜的局面,扩大了文、理两科,停办了工、商两科,预科分别直属本科,各门课程也与本科相应衔接。这一改革旨在将北大办成以本科为主的文理综合性大学。蔡氏在全国广延人才,不拘一格重用人才,使得一些课程在北大首先开设。 任文科教授的胡适是我国运用西方学术观点、方法,整理中国哲学史的第一人,他在1919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是当时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面“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同时,胡适倡导文学改良,陈独秀更进一步提出文学革命,而实践文学革命的前驱者则是1920年8月被聘为北大文科讲师的鲁迅,他在国文系讲授选修课《中国小说史》,直到1926年8月,北大是鲁迅任教时间最长的学校。李大钊1920年任史学系教授,曾先后讲授《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等,他是中国开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课程的第一人。《美学》是蔡元培主持北大期间亲自讲授的唯一课程,他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讲授伦理学,蔡元培是开山祖,过去虽有人讲过,但没有他讲得这样完备,《中国伦理学史》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第一本用新体裁编著的中国伦理思想史。此时北大荟萃了一批头脑敏锐、学有专长的知名教授,这些学术领衔人在中国近现代学科创建方面厥功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