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质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嬗变,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特点。文章还论述了现代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并有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极有价值的人文哲学和科学思想。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多渠道、多形式地系统地教育学生,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修身精神、和谐精神、刚健有为精神和人格道德精神等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关系,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模式的选择。现代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它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大学教育都要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因此,大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是对传统文化重新评价和批判继承的过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质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与嬗变,孕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良传统,与西方文化相比较,表现出一些典型的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主义文化,而不是“神文”主义文化 中国人文主义文化又不同于欧洲近代的人文主义文化。中国古代从《尚书·泰誓言》篇说的“惟人,万物之灵”起,到管仲《管子·霸言》篇中提出“霸王之所以始,以人为本”的命题,再到清末龚自珍在《释风》中所说的“天地至顽也是倮虫(指人)而灵”,人本主义的传统延绵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宗教有神论始终没有占统治地位。民间虽然信仰多神教及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但中国没有正式的国家宗教。儒家的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①。孔子曾明确宣布自己“不语怪、力、乱、神”②,为儒家教育树立了理性态度的风范。中国人也信神,惟中国本土产生的唯一宗教是道教,它不迷恋于死后回到神的左右,而贪图成为活神仙,是现世的宗教。在中国也有佛教的流传,然而中国人往往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神,即求神拜佛是人从自身需要出发③。西方基督教宣传“原罪”,认为人们生来即是有罪的,应该努力赎罪,以求上帝的宽恕。中国向来没有类似“原罪”的观念,而有与“原罪”说正相对立的“秉彝”说,《诗经·大雅·烝民篇》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意谓人民具有恒常之性,喜好有美德的人。西方的原罪说曾经起了鼓励教徒努力向善的行为,中国的秉彝说更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前进。儒家把“圣贤”和“君子”作为追求的理想人格,立足现实,不重鬼神,以天下为己任。 中国的人文主义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在当时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在与神道主义蒙昧主义的理论基础相比较的意义上,是相当坚实牢靠的。中国从古以来就有一个唯物论和无神论的传统。孔子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④的表述,显示了他对鬼神的怀疑态度。管子的“天不变其常”、荀子的“天行有常”,王充的“天道自然”、张载的“凡有皆象,凡象皆气”、“理皆在物”、王夫之的“天下惟器”、李贽的“理在事中”,形成了一个唯物主义传统;在王充的《论死》之篇,范缜《神灭》之论,更是无神论的光辉篇章。孔子、老子、庄子、杨雄,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唯心主义哲学家,都不同程度的主张无神论,排斥宗教,与西方唯心主义有显著的不同。 由儒家开创的这种注重现实生活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人生活方式中不可忽视的特色。正如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所说:“再明显不过的事实是,中国人文主义者献身于自己所确认的人生真谛,对与此无关的神学、玄学的奇幻异想则漠然置之。……毫无疑问,中国人热爱生活,热爱这个尘世,不情愿为一渺茫的天堂而抛弃它。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这个痛苦而却美好的生活。” 2.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有别于西方的“智性文化” 这种文化植根于宗法--专制的社会结构。同宗法制度结为一体的专制制度的要津不在于法治,而在人治,人治又注重道德教化,即德治。所谓“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道德原则与实际生活的统一,以为道德原则不能脱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之中必须体现道德原则。这对稳定社会秩序,规范人的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莱布尼茨认为,从东方的中国给他们以一大“觉醒”。他说:“在哲学实践方面,欧洲人实不如中国人,中国人的伦理更美满,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从而开启了以后启蒙思想家借重中国文明鞭笞旧欧洲传统的先河”。 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一直强调道德教化。这种“德性文化”同专制政治结为一体衍生出一套伦理规范,使人面对的不是一个同他平等的人,而是一组一组的人伦关系,看成是群体的一分子。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则诉诸向内自省,并谋求自我净化。传统文化不承认人人平等。唯一的“平等”观念,只是人人在道德面前的平等,即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涂之可以为禹”(荀子)、“满街是圣人”(王阳明),鼓励人们“修身养性”,形成完美的人格。 西方重功利主义,边沁为其首倡者,但它的基本精神却滥觞于苏格拉底。边沁认为,“社会是一种虚构的团体,由被认作其成员的个人所组成”,只有“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其实,功利主义的思想在古希腊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斯多德身上就可以找到影子。他想把人的生命、人的感觉、欲望与人根据理性原则而生活都作为人的功能。在实现个人利益的过程中获得个人的幸福。后来的西方思想家与教育家,如爱尔维修·洛克·卢梭等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使西方文化展现出功利主义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