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邓小平在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非常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①从中可见,“中国特色”的实质性含义,就是要“切合中国实际”走自己的道路。 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70多年的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的决策符合国情,就成功,就胜利,什么时候的决策违背国情,就失败,就受挫。整个国家如此,教育的发展亦是如此。毛泽东早在1930年就曾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②,这一号召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国情,然而科学地认识国情并非易事。人们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很有道理的。在民主革命时期,为认识中国的国情曾付出过巨大的牺牲,建国以来,为认识中国国情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科学地认识国情,一是需要有真实可靠的事实材料,二是需要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在这两个方面,过去我们曾经有过沉重的教训,而当前也还仍然存在信息失真与判断失误的问题。 认识国情不易,而真正按国情办事更不易。回顾建国以来的种种失误,有的是因为对国情的错误认识造成的,如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仍然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而有的则是不顾国情作出的抉择:如“穷则思变”,穷是国情,思变是人心所向,也是国情,然而“变而过激”,试图“毕一功于一役”,一个早上改变中国的面貌,却是不顾中国国情的。 认识国情不易,按国情办事亦不易,其实难就难在实事求是四个字上。只要我们真正是从事实出发,采取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而不是从主观臆断出发,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还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对中国的国情就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在实践上坚持按国情办事。 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在分析国情时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是应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合起来。静态是指国情中比较稳定的在较长的历史时期起作用的因素,如人口、自然资源、社会性质及其发展水平等等。动态是指现阶段国情中正在发生变化的因素,当社会处于巨大变动的时期,动态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国情本身就不是凝固不变的,当今中国的发展与改革就其根本目的而言,就是要改变中国国情的落后面貌,促进国家面貌的改善。 二是应注意国情的两重性,即在分析国情时,对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成绩与问题,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精华与糟粕等两重现象应作全面分析。这里说的全面,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不能只看其一,不看其二,尤其不应回避问题,“报喜不报忧”。二是对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应作相关分析,作为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正面因素与负因素在质和量上都是互相制约、此消彼长的。以成绩与问题的关系为例,成绩大到什么程度是受问题的程度制约的,反之亦然,如果对成绩的估计与实际存在的问题反差太大,那么这样的成绩估计是否符合实际就很值得怀疑了。 三是处理好国情分析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我们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的国情,一方面需要对中国的基本国情一个整体的认识,一方面则应把着重点放在研究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直接相关的国情因素上,目的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有关的国情背景。 二、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性质及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国情整体特征的集中表现,对此能否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认识与把握国情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明确认定并系统阐述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且这是一个至少需要经历上百年的历史阶段。这一论断,是50年代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近40年来对中国国情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这个根本问题上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依据及其理论涵义有了真切的了解和认识,那么我们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中国的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是以中国国情中的两个基本事实为依据的。第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已经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5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合作化运动、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国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而在所有制关系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从体总上讲,在我国结束了剥削阶段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为防止社会的两级分化,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创造了条件。按邓小平提出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两条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衡量,中国已经具有了这样的属性。这无疑是我国社会的历史性的进步与转折。第二个基本事实是,中国在整体国力上虽有很大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比较贫穷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建国以来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国力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举其要者,中国的综合国力由70年代的30多位上升到1993年的第10位③;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再也不是受列强欺侮的民族,而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都是举世公认的了不起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还必须看到,中国仍然是比较贫穷的,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人口多 人口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是一种资源优势,又是最大的一种制约因素。有人分析,人口多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在建设投资上是乘数效应,而在分配上却是除数效应,如按人均增加1元的建设投入,就需12亿元,而增加12亿元的国民收入,则人均仅能增加1元。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反差极大的情况。其一,我国综合国力位列世界第10位,而社会发展水平则排在第70位④;其二,我国按美元折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是位列世界第10位,而按人均则排在了世界的100名以后⑤。由上可知,人口问题是实现中国现代化最大的难题,无论是建设还是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后都会焦聚到人口问题上来。目前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教育投入少与升学需求大的尖锐矛盾,即穷国办大教育的问题,也是同人口问题直接相关的。可以说,如何在人口众多而又贫穷的国家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