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利益关系的复杂化造成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化。有的学生价值主体意识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希望在竞争中表现自己的个性,满足自己的需求,把自我价值简单地等同于个人知识、智力等功能性素质,忽视或否认人格品质所具有的意义。享乐、实惠的价值观又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观。商品交换的原则已经侵蚀道德领域。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内容,为“四有”新人的培养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经济鼓励竞争,重视个人利益,致使有的人错误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判断的标准是自身利益,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是个人本位主义,这些社会上的错误思潮给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带来了扭曲和消极影响。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说:“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是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利益自觉认识的表现……,作为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的道德,所涉及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影响如何?对某院两专业120名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在主流上是好的,是非观念比较清楚,在同龄人中他们的认识水平是较高的。在调查中,5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是有理想、有知识、有道德,为振兴中华干一番事业。只有5.2%的学生是“混日子”的消极对待人生。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的形象是“德财兼备、开拓进取”的一代。也有少数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在“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一栏中,8.57%的学生认为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只是一种手段,索取才是真正的目的。48.8%的学生认为生活第一重要的是金钱。59.18%的学生毕业后择业时考虑最重要的是经济收入。人生价值的取向致使有的学生过多的强调功利,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产生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的倾向和行为;有的过于重视个人价值,产生“个人至上”的思想。如在毕业分配问题上,有的学生认为服从分配体现不出个人的价值;有的学生甚至说:“不讲个人利益,哪有个人的积极性”;有的学生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找分管分配的领导做小动作,以求领导照顾,搞不公平竞争;有的在同学中做小动作,说某单位是自己联系的,叫别人不可与他竞争;有的找社会关系,通过各种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不顾国家需要和组织分配,一味强求要到自己希望去的城市或单位,甚至找领导胡搅蛮缠,使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家报纸也写曾用《今夜大学走出伴舞女》的标题报道伴舞学生的心态。伴舞的学生对记者说:“一般每月收入三四千之轻而易举,弄好了一个月一万元没问题。”她们的结论是:“洒店六个月,胜读十年书,社会很精彩,男人很无奈”。有人公开鼓吹学生从事这种色情服务。尽管不道德的行为在大学生中还不很普遍,但其腐蚀能量不能低估。究其原因,社会上的腐败之风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社会之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又经常受到轻视以至亵读,更对年轻大学生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商潮中“拜金主义”的影响,扭曲了一些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量格调低下,甚至渲染荒淫无耻糜烂生活的出版物出现于书刊市场,使一些学生把目光转向了灰色低级的精神产品。同时学校缺乏良好而系统的有计划的道德教育,少数学生道德知识极其贫乏,道德认识非常浅薄,导致“道德结巴”也是重要原因。因此,他们在观察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出现许多自身无法解释的矛盾和困惑。常常出现思想和行为的失衡。他们也力求在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个人和社会、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社会要求和功利,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冲突之间寻找一种思想的结合模式。然而大学生社会化经验局限大,可塑性强,容易被社会现实中某些扭曲现象所牵引,因此,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二) 商品生产的动力之一是追逐利润,利润意识是商品生产条件下重要的社会意识,市场经济所遵循的“价值规律”,牵引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市场经济是复杂而多层次的,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成份的因素,反映在思想观念上,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小资产阶级思想,如果按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规律活动,反映到思想上就会产生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等不健康思想;市场经济社会里存在一些非按劳分配因素,一些人利用经济上、政策上的漏洞,采取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高收入,造成一种社会性的分配不公现象,这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以为市场经济的社会就是捞钱的社会。因此,学校应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1.从基本道德情感的教育入手 人的心理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低级心理现象是高级心理现象的起点和基础,高级心理现象又制约着低级心理现象。教育只有遵循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情感是个积极活跃的因素,它可以加速或延缓人的心理或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因而在道德教育中注重基本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我国教育界对人的心理现象特别是情感领域缺乏必要的研究,再加上有些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不高,在德育教育中不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只重视人生观、世界观等高级情感的培养,使得德育工作只流于表面服从,未达到内部同化。因此,高校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应从培养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情感“爱”入手,将同情、仁慈、善良等作为道德情感的基本组成部分。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为行为规范。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为善良的、有正义感的、公正的、诚实的人。这种从“爱”入手的基本情感教育是积极的,易被学生接受,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2.强调道德与智力的统一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他们强调道德与智力统一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高校在道德教育中,非常强调将智慧与道德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没有道德保证的智慧是无用的,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存与安全产生威胁。他们要求把青年培养训练成这样的人:比之取悦于他人,更看重批评和独立的思想;比之迎合他人和已有的结论,更看重个性和创造性;比之个人得失和仅在社会上青云直上,更看重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关心社会,愿意承担责任和具有社会感受性。在智力与道德统一的问题上,罗斯福曾说:“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资治通鉴》中关于德才关系的论述是:“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些精辟的论述阐明了智力与道德的统一性、一致性、相依性。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其道德,教育学生运用人的智力去为社会为他人服务,让学生明白道德对成才的真正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智力造就成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工具,把学生培养成既有较高道德水平,又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