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去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之后,在“211工程”等重大举措的推动下,一场触及高教体制内核的改革已拉开序幕。 招生、毕业生就业作为高校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被率先推上改革舞台,开始告别“统招统分”的制度而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的招生制度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些改革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免不了有阵痛。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农业高校在招生、就业制度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格外突出: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人才市场狭小,就业渠道不畅等等。目前,招生、就业已成为农业高校两大难题,若不采取得力措施予以解决,势必影响整个农业教育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人才供求关系出现矛盾,供过于求的假象掩盖了农村对农业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生产技术落后,亟需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改造。从近几年山东农业大学进行的人才需求情况的社会调查和毕业生反馈的信息看,农业科技人才不是过剩而是不足,有些地区非常缺乏。山东农大对94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其中涉及农业科技方面的问题,有95%的学生认为农村需要农业科学技术,88%的学生认为应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应跟上,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2.就山东而言,人才分布失衡现象严重,东西部地区人才差距拉大 农业科技人才一方面缺,一方面又难安排,这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在经济落后地区更为突出,这些地区不仅外地人才不愿进去,当地人才亦难留住,不少毕业生由于某些原因而改换门庭。去年山东农业大学有一位素质很好的农学专业毕业生决心到乡镇基层发挥才干,联系了六个乡镇才找到落脚之地。农业科技人员被冷落的现象,给众多考生带来了消极影响。报考农业院校的积极性日趋下降。以山东德州(570万人中)、滨州(370万人口)两地区为例,1993年山东农业大学招收本科生780名,从德州地区录取35名,从滨州地区录取25名;1994年本科招生900名,从德州地区录取10名,滨州地区是零。而中、东部几个地区每年录取100名左右。东西相差悬殊,分布失衡。 3.在校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学习积极性不高 从山东农业大学对94级学生问卷调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做农业科技工作,有些学生无可奈何,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11%的学生认为做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比较低下,被人瞧不起。86%的学生未选择“农业科技工作者”。当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差别也较大,如表示热爱所学专业的:园林100%,农经80%,农学、兽医只有40%。有的从入校到毕业仍不喜欢所学专业,个别学生已进入二年级,坚决退学复读再考。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为学校管理、学风建设增加了许多困难。 4.实行“双向选择”分配政策后的新问题 “双向选择”,对于毕业生就业来讲,自由度大了,就业门路宽了,有利于发挥人才的作用。但出现了一些新问题:(1)学生进入四年级,尤其是毕业前的半年,就忙于就业选择,找门子托关系,请客送礼,有的学生打算花上几千元也要在城里谋个位置。(2)对教学,尤其是实习冲击很大,实习中有的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3)地市以上单位就业人数增加,改行的比例增大。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双向选择”实行之前,80%以上在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后有了明显变化,如1994年1056名毕业生,到县以下单位721人,占68.3%。这与本专科教育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为主的培养方向不相适应。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生源不足,专业思想不稳,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仅就日常所接触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作简要的剖析。 1.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的影响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90%以上来自农村,由于客观存在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学生脱离农村向往城市,脱离农业向往工业及其它行业的欲望很强,而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分配去向恰恰是县乡基层部门为主,条件差、环境苦,考生不情愿学农,就是勉强学了农,许多学生也总是千方百计跳出农门。有的毕业生在座谈会上当众直言不讳的讲:“宁可在城里学非所用,也不愿到乡村学以致用”。也有的学生说“不怕条件差,生活苦,就怕找不上非农户口的对象。”因为我国的户口政策是子女随母不随父,若娶个农村姑娘到头来子女还是农村户口,实在不甘心。 2.学生传统教育削弱和分配导向欠妥的影响 对在校学生的教育,虽然一再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但在整体教育过程中轻德育重智育的现象比较突出,优良传统教育有意无意的被削弱。过去教育学生以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疆,到艰苦的地方工作为荣,对学生无产阶级人生观的养成起了积极作用。而近些年来,优良传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总不像过去那样理直气壮地进行,致使学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不足。在分配政策上,优生优分作为鼓励学生学习的措施之一,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理解和执行上存有片面性,往往把优生优分理解为选择城市,选择“好地方”、“好单位”。不言而喻,到落后、艰苦地方和单位工作就意味着惩罚,这对学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消极影响,就是勉强去了,也难安心工作。笔者认为,这也是农业科技人才就业难、分配难的症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