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校中逐步实行民主推举校长,是国家教委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作为这项改革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的上海同济大学,日前已圆满结束。48岁的工学博士、原副校长吴启迪女士,肩负全校教职员工的重托,2月14日接受国家教委的任命,成为同济大学的新一届校长。 (一) 按照我国选拔领导干部的传统做法,校长换届,由上级干部主管部门考察提名。这种做法的最大弊端是视野狭窄,对选拔对象的情况难以全面了解。特别是一批老一辈学术权威逐渐退出大学校长舞台以后,用传统选拔方法确定学校人选就显得越发困难。按照教委规定的“初任年龄一般在56岁以下”的任职条件,走上这一领导岗位的,将多数是1965年以后大学毕业的中年学者。虽然他们之中在学术成就、现代化管理知识、个人思想品质方面绝不缺少佼佼者,并且普遍具有在世界著名大学深造的经历,但大多尚属藏龙卧虎。因此发动群众举贤荐能,便成为大势所趋。 (二) 依照四中全会“扩大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让群众更多地参与”的精神,国家教委于去年11月作出在直属高校民主推举校长的试行规定。 同济大学的具体做法是: 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推举机构:推举校长联席会。联席会成员包括老教授、中青年教师代表、教代会负责人、民主党派代表等等。校党委书记任联席会主任,校长任副主任。 召开教授、中层以上党政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的校长候选人提名大会。为了使大家对学校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有更全面的了解,提名前,大会听取了校领导对学校工作的汇报。 对于教委制定的校长任职条件,同济大学在全面领会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将原则具体化。例如,与德国不少著名高校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是该校的传统,1994年德国总理科尔访华经过上海时曾亲自到同济大学演讲。此事在国内外都有影响。因此大家认为新任校长应具有直接与德国对话的能力。“选学术地位高的人做校长可以体现同济的学术水平”。这一看法曾经相当具有代表性。但是讨论中大家看到,学校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经费不足,同济的校产又是股票上市的企业。于是众人形成共识:选校长不是选院士。校长人选不仅学术水平要高,还应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和筹措资金、支持学科建设的办法。 投票结果,共有27位教授获得提名。大会将票数相对集中的6名提交联席会进一步筛选。经过全面衡量,联席会从中确定了4名作为校长候选人。 由党委组织16名同志组成的4个考察组,分别对4名候选人的德、能、勤、绩进行了考察,每组访谈对象在50人以上。 各考察组分别为4人写出综合考察材料之后,联席会再次召开全校教授、中层以上党政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大会,通报考察结果。考虑到群众中要求给每位候选人一个亮相机会的呼声很高,大家迫切希望以更直接的方式了解校长人选的办学思路、风度气质、表达能力,联席会为候选人各安排了十分钟就办学思路发表的电视讲话。然后,大会对候选人进行民主测评投票。 联席会的第三次会议,使民主推举校长工作进入关键性阶段。在宣布了民主测评结果之后,会议对四位候选人的排序进行讨论。在各种意见得到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过两轮无计名投票,排出了校长人选的次序,面对投票结果,联席会成员表现出由衷的超脱和坦然。他们认为:这是真正实行了民主集中制以后产生的结果,因此,无论与自己初衷一致与否,都令人满意。 最后,校党委全会对联席会工作进行审核,并对校长的第一二人选进行表决。表决前,他们在注意尊重联席会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和班子配备的需要,再次对几位候选人进行了全面分析。表决结果,第一人选与联席会达成共识,第二人选不一致。根据教委要求,党委全会将三人情况一起上报。 元月中旬,国家教委党组批准了同济大学在民主推举校长工作中产生的第一人选。 (三) 当同济大学历时一个月的民主推举校长落下帷幕之时,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一直参与这项工作的教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知识分子集中的高等院校,民主意识强、参与意识强、人员素质高,率先进行这项改革是合适的。同济大学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同济大学联席会成员告诉记者:在党委领导下民主推举校长的做法,符合国情校情,顺乎民意民心,可以使校领导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对上负责,也要对下负责。因此在整个推举过程中,全校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尽管初次探索,一些具体环节尚需进一步完善,但广大群众都认为这是我国干部选拔制度的一大进步。 据悉,与同济大学同期试点的北京师范大学也已选出了新的校长人选。国家教委今年还将在西安交大等几所高校,继续扩大这项改革的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