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会计教育正面监着会计国际化的环境变迁,而我国目前大学会计教育却存在着学科体系没有理顺,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困扰,面对机遇与挑战,改革高等会计学科体系必须处理好体系国际化与内容中国化,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关系,为此高等会计教育必须是文科教育、商科教育和会计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一、我国会计教育面临的环境变迁 学校教育与其面临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清醒把握当今我国会计教育面对的国内国际环境,顺应时代潮流,除弊兴利,筹划会计教育改革良方,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那么,会计教育环境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 (一)中国经济国际化带来的影响 我国经济国际化表现在国际资本的流入和中国企业向海外开拓的双向流动上。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外商来华投资掀起了高潮。外商投资办企业,财政部必然制定与国际惯例比较贴近的会计制度。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颁布,揭开了大陆会计国际化的序幕。1992年7月颁布《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全面意义的国际化应“定格”在1992年11月30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发布以后(以下简称“两则”)。如果说,有外商投资活动,使会计教育增添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这门课程的话,这并未触及我们传统会计学科体系的整体改革。 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没有明确产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机制在国有企业未得到完全确立。这固然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而形成的掣肘作用有关,同时也与旧会计核算制度本身产权核算不清有关,没有全面建立资本金制度,当政府把经济体制改革的出路寄望于股份制时,到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本,就遇到香港、美国等证券交易机构看不懂我国的会计报表的棘手问题。国内企业出巨资,委托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按香港会计准则的要求重编报表。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间距大的鸿沟成为妨碍国际经济交往的拦路石。 透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经济的日益国际化,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会计语言国际化。 (二)政治因素的变化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目标,政府机构进行改革,转变职能,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财政部颁布“两则”即体现了这种精神。1992年5、6月间,朱熔基副总理指出:“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不符合改革开放的要求,迟早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扰”,“我们的会计制度改革和发展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要赶快跟上来”。①政治因素催化了《准则》内容的国际化和早日颁布。 (三)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计制度国际化 1992年2月26~28日,由财政部主持的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在深圳市召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亚瑟·怀特先生,秘书长大卫·凯尔恩斯先生亲临大会,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在会计准则协调方面所作的工作进行了专题发言。同年9月30日,前世界银行财务顾问莫里斯·C·莫德先生被财政部聘为中国会计准则技术援助项目特别咨询专家,就会计准则起草提供咨询。人们从《准则》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的“影子”。 综上所述,1992年11月30日,以"两则"颁布,全面揭了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序幕。时隔一月,财政部又向全国公布了十大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两制”)。“两则”、“两制”出台如此迅速,给会计教育带来了震撼。横亘在会计教育界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面对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革新学科体系,实现会计学科体系的国际化。在探讨此问题之前,反省目前大学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 二、大学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少,归纳起来,大致的如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学科体系没有理顺 1.按行业设置专业。全国高等财经院校多隶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外经委、国内贸易部等各部委。改革前,统一会计制度是按行业和所有制区别制订的,主要有工业和商业两大财务会计制度,因此会计学专业也分为工业财务会计和商业财务会计专业。工业会计多用借贷记帐法,商业会计则用增减记帐法,学生的专业面过窄,选择的就业机会减少,学商会的不如学工会的机会多。 2.学科体系重点不突出,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庞杂。据我们所知,不少院校都开设商业会计,工业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等课程。大家知道工商会计在货币资金、债权债务、收入核算等方面内容相同或相近,存在不必要重复。工业会计和成本会计在成本计算方面也存在无谓重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分析都讲本──量──利分析,造成目前这个局面,首先是国家教委,中国会计学会,各部委教育司等机构,没有对会计学科体系制定权威性规定或意见。其次,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比较混乱,以为课程越多越好,越细越好,缺乏对未来会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研究,缺乏对当今发达国家会计教育的了解和研究。 (二)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1.知识陈旧。目前比较熟悉西方会计的主要是六十岁以上,解放前受过西式会计教育的老教师和少数的中青年教师。国内真正熟悉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可谓凤毛麟角。如不加快知识更新,这支队伍将难以适应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