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四十多年来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转型期、繁荣期几个阶段,近年来存在科研人才尤其是一流科研人才流失的严重威胁。流失情况有显性、隐性两种类型,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改革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人才稳定和人才双向流动的机制,采取有效对策,才能防止人才流失,开创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 当今,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流科研人才(即学科带头人)流失情况相当严重。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近十几年来逐渐形成的学科带头人的梯队结构出现断裂,一批重大的研究课题的研究质量和进度受到影响,某些高校的个别学科还因为一流科研人才流失现象特别严重,出现了整个科研队伍后继乏人的危机。对此,我们的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分析这一现象的现状和原因入手,作一些对策性的探讨。 一 众所周知,新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起步的。四十多年来,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几经曲折,但毕竟规模从小到大,科研方式从传统到现代,成果从少到多,发展变化令人瞩目。纵观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每一时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作为研究主体的学科带头人的智力发挥和组织保证。我们可以把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从中分析各个时期学科带头人的产生和构成情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初创期。高校当时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对旧文化的整理和新文化体系的创立,以及对苏联整个社会科学模式体系的借鉴和照搬,直接的科研成果是一些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体现了思想文化集大成的学术论著和大专院校的教材。其研究者的主体是“五四”以来的老一辈专家和学者。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发展期。这一时期,新中国的高校培养出一大批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充实在高校各个学科的科研岗位上。他们在老一辈学者的指导下,成长为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到七八十年代,他们已和老一辈的学者一起,组成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一时期,虽然政治运动频繁,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空气沉闷,严重地干扰了科研工作的开展;但是,一大批后起的科研之秀,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岁月里,仍然潜心收集资料,认真思考问题,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获得科研成果的空前大丰收。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是转型期。在这一历史性的大转折之时,停顿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十年积累的莘莘学子被精选进入高校。80年代初,这批中青年学者进入高校科研梯队。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形成队伍如此整齐、水平如此之高的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之后,一批又一批新中国培养的博士和留学博士毕业生充实了科研队伍,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学科带头人共同振兴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灿烂景象。 八九十年代,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期。科研队伍中的一代新人以其活跃的思想和开放的思维以及旺盛的创造力,为我们的科研事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这一时期,老中青三代学者科研硕果累累,创下了历史的最高记录,其中,中青年学者的著述以他们视角的多维、理论的创新、成果的巨量,更使社会科学领域异彩纷呈,面貌大为改观。这批学者中的一流人才,更是学术界、理论界认为值得高校引以自豪的财富。 但是,近年来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繁荣受到了科研人才流失的威胁,特别是各学科一流科研人才的流失,已成为当前高校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严重问题。当前乃至近期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学科带头人的变化将呈现这样一种趋势:老一辈的学者普遍年事已高,他们均已退居二线,在科研活动中,只能担负二传手和顾问的工作;而更年轻的一代的成熟还需要时间的等待和实际工作的锻炼。这样,中年和中青年两代学科带头人自然成为科研事业的中流砥柱。在这两代人之中,更年富力强、创造力更旺盛的是后者。而恰恰是后者构成了目前人才流失的主体。因此,这是一个全局性的、长远性的紧迫问题。 二 高校社会科学一流科研人才的流失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首先,我们要区分流失与流动的不同。随着人才竞争机制的形成和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内部、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校外研究机构之间的人才流动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一般来说,在这种流动中,一流科研人才较为稳定,但是某些学校某些学科也存在这种流动状况。在我们国家整个高等教育事业范围内和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意义上,这种流动具有两重性。它在特定时间内对局部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宏观调控适度,会对全局有利,主要是有利于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学科优势。合理的人才流动实质是一种优胜劣汰、竞争优化的人才重组过程。对此,我们的科研管理工作者有必要树立人才流动的新观念,支持并且创造条件鼓励人事(人才)制度的改革。 真正的人才流失,是指与我们整个高校和科研事业脱钩的人才消失现象。其中的表现形式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 所谓显性流失,主要是指出国方面的人才外流,特指办理离校手续的自费出国以及公派出国逾期不归的。改革开放以来,影视界、体育界、音乐界等领域,获得国家大赛大奖的一流人才出国的态势从很早就已在文化圈内蔓延,但对高校中一流科研人才的波及仍然较少。在国家教委直属的36所高校中,上述特指的出国离校教师占全部专任教师的2%左右(年平均流失率),出国者主要限于新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其出国的目的大多是继续读学位。近几年来,高校教师中,出国离校的教师成份发生了变化。随着高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增多和一流科研人才的成果在海外学术界影响的扩大,各类学科的带头人,主要是中青年带头人的出国离校亦即人才的流失已呈上升趋势。流失的范围在扩大,数量在增加,速度在加快。外流的形式有读学位,有应聘研究,有办移民等等。以华东地区的一所综合性高校为例,近年来,外语专业骨干教师出国尚且不说,经济专业、人口专业等中青年博士、教授出国人数也正明显增加。即使象以中国语言、文学、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中文专业,近几年也有占教师总数5%左右的骨干教师流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