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国家和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是指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向。较低的层次是指,在资源分配为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单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使之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①。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社会(中央政府、地区和地方的社会部门、工矿企业、私人赞助者、教育的受益者或其家庭、海外资助等)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高教资源的配置亦可分为两个层次:(1)宏观层次方面,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基础作用下如何有效地将总体教育资源分配于不同的地区或高校,使教育资源流向最适宜的可能取得最大效益的地方;(2)微观层次方面,在高教资源分配为既定的条件下,一个地区或高校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使对资源合理而充分的利用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高教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等教育资源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限的,如何使有限的既定教育资源配置到最适宜的方面,产生最佳的社会整体效益,以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合理配置高教资源的意义所在。 一、高教资源配置的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 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是我们考虑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本因素。它们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两个基础性有机联系的整体,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1.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的区别表现为:一方面,就整体高教事业而言,在现有的社会各方对高教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总量一定的前提下,高教资源的分配情况必然影响到每所具体高校的资源利用情况,宏观上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必然使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资源利用率较低,例如80年代初期我国高教发展过快(1980-1985年以平均每4天新建一所普通高校的惊人速度发展),学校数量剧增使得宏观资源配置过于分散,学校规模偏小导致许多高校的教育资源利用率偏低;另一方面,假定大多数高校的资源利用率都能在现有基础上提高,那么其结果将导致高等教育的资源总量增加,而资源总量增加与资源总量不变相比,前者将有利于调整资源的分配,有助于资源配置合理化。例如,如果在目前全国1054所高校的基础上,扩大相当部分规模偏低的高校规模,降低师生比,调整专业结构,撤并一些效益低的高校,提高各高校的规模效益和资源利用率,其结果是增加了教育资源的总量,使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 2.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的联系表现为:第一,彼此的目标不同。微观层次资源配置的目标主要是提高高等学校的资源利用率,使一定的投入能产出数量多质量高、结构合理的人才;宏观层次资源配置的目标则主要是使总体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使之流向最适宜最需要的地区和高校,追求高教资源投入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第二,实现的途径不同。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是在现有条件不变情况下,各高校通过扩大招生规模,调整学科结构,提高管理效能,更新教育内容,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宏观层次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实现,通常是通过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调整高等学校的数量和布局、调控高等教育市场、拓宽教育投资渠道等。 二、高教资源配置的计划方式与市场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鉴于高等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在采取何种方式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时候,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认真权衡分析配置资源的计划方式与市场方式在高教领域的长短优劣,然后审慎地加以选择。 配置高教资源的方式不外乎是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或者两种方式协调综合下的某种方式。方式的选择应该基于实证分析而不仅是理论推导。回顾我国以往配置资源方式的得与失,分析市场取向配置方式的利与弊,对于科学合理地确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情景中的高教资源配置方式十分必要。 1.在配置资源的方式上中国有过几十年采取单一计划方式的历史,其长处在于国家可以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重要的部门和高校,从宏观上的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缺陷在于,由于计划制订和决策人员在信息掌握和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以及所处地位和所代表利益上难以避免的局限性,计划配置的方式难免发生随意、偏颇、僵滞、低效的不足,往往限制了地方和高校的主动性与活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投资渠道单一与动力不足。由于资源由国家靠计划统一调配,投资渠道为单一的国家主体,招生分配进而也由国家大包大揽,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以及用人单位所能做的仅仅是坐等计划配额或者通过各种关系争取更多的各种资源配额,而无法或不愿履行它们对高等教育发展所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由于从资源到毕业生被国家计划统管,地方各部门和工矿企业感受不到由于对高教的投入为地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投资动机与期望产出和高回报率总是相互促进的,计划配置体制中的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投入难以指望相应的回报,因此失去了对高教投资的动力源泉,这在客观上损失了一部分本应得到的高教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