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等学校发展产业的问题,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好得很,是中国特色,应当大力发展;有人则持否定意见。我同意后一种观点,并就此谈点意见,和大家讨论。 一、所讨论的命题的含义 第一,这里所说的高等学校是指普通高校,不包括职业技术和成人高校。第二,我们所讨论的产业,不是指第三或第四产业论所界定的产业,这种理论认为,教育和科技也是一种产业,按这种观点,就不存在需要讨论的问题了;而是指高等学校实际发展和进行的以获得收入为目的的一切经济活动,也就是人们称之为“创收”的活动。本文所说的产业、经济活动和创收,指的是同一问题。第三,我们是从这样的角度来讨论问题的,即普通高等学校要不要和应不应当为了得到收入而普遍地发展产业和从事经济活动,而不是指个别的这类活动。 二、急功近利的选择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别高等学校开始发展产业。当时,有关部门认为这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可是不久,又来了个急转弯,大力提倡和鼓励高等学校发展产业和开展一切“创收”的经济活动。所以来了一个急转弯,愿望是美好的。高等学校从事经济活动,一是可以得到收入,缓解、甚至完全解决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二是可以安排一部分多余的人员;三是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工作。 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一种愿望。实践已对此作出了相反的回答。除以巨大代价得到一些经济收入外,别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多余人员安排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虽有个别或少数学校得到了较多收入,对改善教学设备和教职工待遇起了一些作用,但并没有表明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工作。条件的改善只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了可能;是否真的能够实现目的,最终取决于人的作用。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人深深感受到,高等学校从事产业和其它各种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经济活动,已经和正在影响着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搞产业已形成了热潮,学校在搞,学校的各个部门在搞,许许多多的个人也在搞。甚至把没有搞产业和经济活动的,视为无能之辈。搞产业本身已牵扯了相当数量人的时间和精力,如此状况,怎么能设想不影响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从事实看来,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决策。表面上确实得到了一些经济收入,但却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因眼前小利而忽视了长远的大利。 三、难以驾驭的“巨浪”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产业及其它经济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收入。既然政策允许,上级鼓励,又能得到实惠,高等学校理所当然地要尽最大力量,甚至不惜一切地实现这一目的。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受失败,不但赚不了钱而且要赔本。赔本,是本来就缺乏投资的高等学校绝对不能承受的打击。因此,他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增加投资并配备得力人员,以增强实力,求得更大发展,在竞争中获胜,得到更大利润。正是这种强大势力的趋使,高等学校的产业和经济活动,以迅猛发展的速度,不断扩展的规模,为自己开辟着道路。发展产业,犹如一股势不可挡的巨浪,席卷着高等学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系还极不完善的情况下,高等学校从事产业和经济活动,一旦形成强大的势力,就不会按照我们的主观愿望来发展。市场是无情的,这种强大的势力会冲击一切,首先和主要冲击的是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教育、教学和科研争投资、争人才,更争“人心”,影响人们的思想和道德。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这种情况下,除国家采取强制措施调节外,任何人、任何部门,都无力驾驭它,把它控制在合理和恰当的范围内。脱缰之马是难以驾驭的。 四、不断被削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首先是争投资。高等学校要增加对产业和经济活动的投资,但人员工资、福利和日常支出不能挤,国家也不会给这笔经费,别无它法,只有挤占教育、教学和科研经费。被挤占的经贸投入到产业和经济活动中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利润;即使得到一定的利润,也不可能很快地返回到教育、教学和科研部门。因为产业和经济活动部门必须保证有不断扩大经营所需要的足够的资金。本来就不多的高等教育经费还被挤占,怎能不影响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至少在利润返回这个不短的时期内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如果说真的没有,那就是说国家给高等学校的经费太多了,否则学校就不会有富余的经费从事产业和经济活动。而果真如此,就不能说高等教育经费短缺,也就没有必要去搞产业了。 其次,争人才。确有这样的人才,搞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在行,但却有经营之道。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多。多数情况是,那些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骨干,也是善于经营或能够较快掌握经营之道的人才。高等学校不能不抽调这样的人去从事产业,否则就会赔本。实际上,高等学校从事产业和经济活动的人,多数是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骨干。这怎么可能不影响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除非是有意否认事实。据我们确切的了解,有的学校为了搞开发新产品的项目,把一个学科的教学骨干几乎都抽走了,说是要“集中力量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为此,不得不让助教上课。学生有意见,但毫无办法。谁知道有多少学校在打这样的“歼灭战”呢?我们不可能得到这方面的具体数字和情况,但不难想象是绝对不会太少的。 再次是争“人力”。这里所说的“人力”,是指人的精力和时间。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高等学校的产业,虽有专人担任,但许多事情还是要由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来分担的。没有这些人的分担,产业是搞不起来的。这就必然要占用他们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不说别的,就以学校领导来说,为了搞好产业,陪吃陪酒就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系(院)一级的领导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