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对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质量检验。目前,高校检查评定的主要方式是学业成绩测量即考试,而考试结果的正确有效应用,对达到考试目的,充分发挥考试结果的多方面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考试结果的运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测题反应的应用与测验分数的应用。本文就当前测验结果的误用和浪费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具体改进的措施。 一、测验结果运用的现状与分析 1.测验结果的浪费 目前高校所进行的测验大多是终结性的,主要目的是测量学生在学完某门课程(或学完某一教学单元)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所达到的水平,也就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事实上,学绩测验除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之外,还有反馈于教学活动,服务于教育决策,为教育科研提供资料等作用。而当前大多数测验只是发挥了考试的检测功能,其它的诸如培养功能、诊断反馈等功能则基本上没有发挥或未予以充分发挥。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手段等都处在不停地相互作用、相互矛盾、相互影响之中。由于教师、学生以及他们之间的背景、地位、水平、气质与经历习惯等都不一致,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而调节缓解矛盾的有效因素就是考试。考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这种手段在教育机制运转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科学的考试,确实能根据考分反映出被试者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它可以了解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差距,可以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由此获得的信息为改进工作提供启发、督促和指导。 怎样通过考试了解检查学生实际水平,大部分教师是通过考试的得分来掌握,考试分数是根据学生的作答状况和所学的内容,对其所掌握程度的一个评估,常以掌握程度的百分比表示。这个百分比,基本上能反映出考生总体程度的优劣等级。所以不少教师都是在试卷评阅后,判定一个分值,记作学习该门功课的成绩,评出等第名次即告完成,没有从考生各种作答中捕捉改进教学工作的信息,而把考试评分结束作为工作的终点。 实际上,目前高校的各科考试平均成绩不一,但其本上在80分左右居多,分布的形态呈负偏态,成绩特优或特差的只占少数。从分数的性质来看,掌握程度未达到完全,至少仍有20%的试题内容未充分掌握,有待于进一步学习。但这20%的内容是什么?是否带有普遍性?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教学上的失误或另有其他原因?等等。这些信息都包含在考生的答卷之中。一份答卷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多种能力才能较圆满地完成,任何一次考试评卷工作结束之后,考生的知识水平和各种能力,教师的教学成果等都客观地显示在考生的答卷之中。而我们如果不对考生的作答状况,题目的具体反应以及整份试卷作具体分析,不根据教育测量学原理对整个考试的全过程予以总结,则不可能从中挖掘出我们所需的信息,也就不可能解决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例如,举行一次统计学考试,假设试卷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大纲规定的目标编制的,对所教学的内容具有高度的代表性。考生在解答这样一份试卷时,他的分析问题能力,计算能力,有效应用原理原则的能力,以及组织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均可通过答卷,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但若在评卷结束后只笼统地求得一个总得分,作为本次考试解答正确率的标志,则只是利用了考试所获得的大量信息中的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都被浪费掉。因为仅从这个正确率,并不能看出该考生某一方面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具体情况,本来通过考试已经显示出的信息却被忽略。 2.测验结果的片面运用 片面运用考试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分数使用绝对化和将考试成绩与评价等同。 测验分数是教育测量所取得的一种测值,就学校考试来说,它是试卷中所有试题上所获得的成绩的总和,也可以解释为考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达到教学要求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譬如常说在某学科上,某生已经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说这句话主要依据其这门学科的考试分数。把考试分数作为评定考生知识水平的依据和标准也很正常,本无可非议,但目前的问题在于把考分作为唯一的依据,从而形成了“唯分数论”。教师之间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比较,仅通过考试分数比高低、下结论,将“高分”与“高质量”、“高才”之间间接地划了等号,将考试分数作为推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唯一动力。所造成的结果是:把获取高分作为教和学的目的去追求,学生为“高分”或“过关”,不认真研究教材或讲义,而把精力用于研究历年的考题,探听老师关于考试的信息,请求老师指出范围、出复习提纲、划重点,导致“教与学”的内容越来越窄,考什么就学什么,多考多学,少考少学,不考不学。只要获得高分或能过关,就万事大吉,使得分数出现“贬值”。这从本质上颠倒了教学与考试之间的主次关系,而让教学适应考试,让考试“改造”教学,而不是让它服务于教学。 前面已说过,考试对教学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有些教师却将它作为“大棒”对付学生。笔者所认识的一位教师就是如此。他所教的课在知识、内容以及方法、态度上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到课率不高,即使来到课堂也很少有人认真听。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教,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而不在学。但他在课堂上公开宣布,不定期举行随堂测验,测验成绩可以占总成绩的40%,且期终考试也以讲课笔记为准绳。事实上他的做法很明显,你缺课我就举行测验,不参加就不得分,以考试分数为武器,强迫学生来听对其索然无味的说教。至于如何利用考试结果来改进教学,对这位老师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可更有趣的是他竟然将此做法作为教学经验予以介绍,以此显示他抓到课率有方。说确切点,这种做法充其量只是将考试充当了镇压学生的“法宝”罢了。 考试作为测量人的知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虽被大家所利用,但它只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方法。考试成绩与评定结果之间不能相等同,它只能作为评价的一个参数,最多也只是重要参数而已。而目前不少单位和教师仍把分数作为唯一依据,如评“三好”、评先进、推荐上研究生,甚至入党等也要看考试成绩。当然学校对学生测评中的其它方面,如德、体、美等这些大部分是软件指标,有些不能量化,有些即使量化科学性也不够高。所以只得借助于测验分数这个硬指标来比高低,有些甚至将各分数累加平均得出结果,不少决策取舍仅在几分以至要在小数点之间作出。且不说这种相加是否合理(从测量学角度,这种不等值的分数是不能简单相加的)以及测验试卷的科学性怎样,即使是高质量的测试所得的结果也不能完全精确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水平,更不能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唯一依据。因为测验的实得分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对学生水平即真分数的一个估计。实得分数与真分数之间仍有一定的误差。根据教育测量学原理,这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采取措施控制误差的范围。但我们却用一个有误差的分数,并以小数点的范围来作取舍,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就可想而知了。这种“唯有分数高、一俊遮百丑”的评价观点和做法在客观上起到了助长学生一味追求高分的不正确学习目的,形成“高分低能”。所以“高分低能”与行政管理和评价上的“唯分数论”密切相关,是测验分数错误应用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