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在高等教育实施“211”工程,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意义极其深远。但能够进入“211”工程的学校在我国1065所普通高校中毕竟是少数。特别是根据《纲要》精神,高校今后在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获得更大的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相应地要求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面对这一形势,“211”工程以外的高校(下称普通高校)究竟应选择一条什么样的生存与发展途径呢?笔者以为特色化不失为其发展的一个现实选择。 所谓特色,《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如果说从以上“特色”的一般涵义上,任何高校或多或少都会有其自身的特色,那么我们这里所说的“特色化”则是从主观意义上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对那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符合教育规律,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特色”的自觉追求。下面我们所论及的特色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的。 (一) 一所高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嬗变现象。决定特色的因素是多元的,如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自然环境等莫不紧密联系着。英国著名教育家阿什比说过一句名言:“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①综观那些以其特色而著称于世的大学(如德国的柏林大学曾以其浓厚的科研气息使之一度成为“世界现代大学的楷模”;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则以其面向实际、注重实用的办学思想与模式,形成了风靡世界的“威斯康辛精神”,创造了现代大学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等等),无不是传统与环境的作用使然。而最终决定高校特色的主要力量乃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传统的不断继承与扬弃,对环境的不断适应与改造。 从高校特色的内容上看,它可以在多层次、多方面形成和体现,如体现在办学思想、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管理风格、校园文化等诸方面的特色。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高校特色一旦形成,其所产生的影响与功效是多方面且深刻、持久的。而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深远的影响与效应。如果说大众化(或从众化)是“适者生存”的一种具体体现,那么特色化则是从另一种意义上反映了这一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对此,我们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有利于高校树立独特且良好的公众形象。所谓公众形象,指的是公众对高校的总体看法。它初始于高校在公众中的印象,是印象的不断积累与强化之物。一个毫无特色、缺乏个性的高校不会给公众烙下深刻的印象,更遑论有一个好的形象。唯有那些富有个性、蕴涵特色的高校才可能成为公众的口碑。 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高校采用的是“全包”下来的办法。在这种机制作用下,高校自然不必讲求实际上也无须过多地考虑其在公众中的形象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将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在这一形势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日益成为高校的“衣食父母”。因此,有无良好的公众形象已直接关系到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美国,大学的公众形象常常是作为评估学校的主要指标之一而受到普遍重视。 2.有利于高校取得不可替代的地位。就特色化的终极目标而言,它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无我有”的结果,从而达到“舍我其谁”的地位。因此,高校特色的形成无疑有助于其获得一种不可替代的地位。面对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在高教领域客观上形成的竞争态势,高校不可替代的地位的取得会使之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地位,从而大大增强其竞争力。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关于高校取得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从一般意义而言的。如果具体到某个高校,则有一定的条件和范围限制,而且一般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不可替代性。 3.有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市场体系,在招生、培养和人才消化上形成相互支持的一条龙系统:固定的生源、固定的人才分配形式、固定的人才消化市场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 4.有利于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按照特色要求,在师资建设、图书资料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和管理等环节上,不断调整、完善、更新。 总之,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具备独立培养各类人才的完整条件,都要在专业上有所偏重,在管理上有所不同,并以其特有的办学模式和育人方法在高校群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完全可以认为一个学校特色的真正形成是其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 如果说特色化对每所高校来说都是一个有意义的追求,那么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普通高校致力于形成自身的特色以谋求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特色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普通高校的客观要求。从总体来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高等教育,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从根本上打破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大一统”的格局,使各高校纷呈特色,从而形成一种多色化局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相适应。 另一方面,普通高校多属地方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各地区发展的基础不同,资源状况不同,与外界联系交往的方式及对象不同,在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课题不同,因而对教育的需求方式、层次、规模、侧重点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性。相应地,这些普通高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对象、方式、层次及途径也会各不一样,如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状况、层次、规模等就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普通高校在认真研究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认清自己的任务与职责,以特色适应需要,从特色中找到自己发展提高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