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在肯定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前提下,针对中国社会发展情况和高等教育原有目标的局限,从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着眼于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调整中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建设和实行“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的高等教育基本模式的构想。 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体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运行的。因此,它同社会环境之间构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教育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反作用于社会环境,影响和推动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学会生存》的作者指出:“如果我们对于社会有一种清晰的形象,并根据这种形象制订出教育目标,由教育直接推动社会变化就不是不可能的了。”①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教育对社会的这种反作用,恰当地揭示了教育目标的重要性。 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它可以而且事实上是在一定的内部环境中运行的。因此,它同社会中的其它体系相区别,有自己的特殊发展规律。这种特殊的规律突出地表现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作用于社会时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它培养的人去间接作用的,因而提高人的素质不仅对人的自身发展,而且对社会发展,具有根本的意义。 把上述两方面联系起来,便构成了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复杂关系,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各种各样的理论。笔者认为,通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现代社会中教育、人、社会三者内在关系的最简明的概括,也是本文思考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基本出发点。 一、“素质教育”目标的提出 所谓“素质教育”目标,即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与职业教育目标和职业性较强的专业教育目标相区别。即使进行专业教育,它也强调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素质是重要的,但以此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则不一定被认同。按照传统的认识,高等教育是一种以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为特征的教育。本文的观点和这一传统认识有区别,认为这一传统观念带有片面性,甚至与即将跨入的21世纪的时代发展要求相左。提倡“素质教育”正是力图在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导向上来一个转变,即在一定范围内将现有的专业教育目标转变为“素质教育”目标。 为了论述的准确性,我们在这里作这样的限定:本文所论高等教育重点指普通高等本科教育,也就是说,本文不讨论专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也不讨论职业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总体上属于专业性教育的范畴,这与本文所提“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本文是在认可这一前提下探讨的;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目标及其模式不是唯一的,它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对象群体,具有文化和价值选择的多样性,这里所述的“素质教育”目标及其模式仅是这众多选择中的一种,但其蕴涵的思想将具有某种普遍性。 为什么提出“素质教育”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专业教育的重心出现上移或下移两种倾向,处于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层次呈现专业基础性教育的趋势。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的高等教育和过去相比要复杂得多,不仅从横向上看学科如林,而且纵向观察层次叠出。在这种态势下,专业教育的重心要么上移至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要么下移至专科教育。至于本科教育,虽然也是专业性教育,但十分强调扎实的基础与良好的素质。 2.现代社会的若干重要特征,对接受高等教育并准备步入更高层次的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使高等教育在素质教育上呈现强化的趋势。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信息密集且传播速度快,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现代社会的快变节奏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人的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群体带来过重负荷;现代社会中高层与深层决策的复杂性对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思维深度与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越差,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显性与隐性的问题就会越多。这种社会背景使过分偏重于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强化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3.高新科技时代高层次人才在处理问题上的可重复性日益减少,职业变换频率逐渐加大,这使得仅靠某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越来越难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相反,靠基础素质、学习能力、反应速度去处理问题却成为一种时代要求和应变对策。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在专业性教育的同时呈现综合教育的趋势。 4.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制度化、正规化教育与社会非制度化、非正规化教育的互补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赋予学校普通高等教育的使命将会有所变化,过分专门化和实用化的内容将部分向社会转移,或呈现“产学”双方合作教育的趋势。 上述四点,虽然未能囊括强调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部理由,但却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对于中国,提倡这一教育目标更显必要,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持。 二、中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局限 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目标角度来看,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普通教育目标淡化;二是科学教育目标层次偏低;三是个性化教育受到忽视。三者综合起来,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上目标导向的局限。 1.普通教育目标淡化。 中国高等教育除成人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之外,一直冠以“普通”二字。这就是说,中国大量的高等教育属于普通高等教育范畴。但是,长期以来却名不符实,不仅没有把普通教育提到重要议程,连普通教育的意识也十分淡薄,一谈起普通教育,就认为这是基础教育的事。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对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基础性教育,拓宽知识面的教育等,长期重视不够,似乎上大学就是学专业,学专业就是求职。这就使中国高等教育带有极强的专业性甚至职业性特点。40多年来,虽几经风雨,几度变革,至今仍变化不大。这种状况,使大学生缺少普通教育的陶冶,非文科学生的文化根基浅薄,非理科学生的科学基础太弱,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级人才的培养,在预先的设计中便出现了不应有的目标倾斜。加之现行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中文化教育的渗透不够,更加重了普通教育淡化造成的缺陷。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在研究美国大学教育时指出:“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普通教育在本科生教育中似乎成了被遗忘的弃儿。大学提供的是一份课程的菜谱,而学生要做的正是从中进行挑选并选择他们到达毕业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被狭隘的系科利益所分割,造成了扩大学习领域的障碍”。②对比中国大学中普通教育更为薄弱的情况,博耶的话尤其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