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7日至11日,欧盟首脑会议在法国尼斯举行。欧盟尼斯首脑会议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会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欧盟15个成员国和13个申请入盟的“候选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共同出席的这次会议,向世人展现了全新的统一的欧洲的大轮廓。尼斯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基本权利宪章》,这是一部确认欧洲公民基本政治经济权利并诠释共同价值观的大法,特别是会议通过了《尼斯条约》,为新世纪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一、欧盟世纪跃起的前期准备 (一)内部机制改革 为适应欧盟未来扩大的需要,欧盟曾于1996年3月至1997年6月启动了长达15个月的欧盟政府间会议,就决策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问题进行磋商,但未取得进展。1999年底,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再次决定于2000年初召开为期10个月的政府间会议,继续就此进行讨论。在本届尼斯首脑会议上,经过紧张的讨论和艰难的谈判,终对欧盟扩至27国后欧洲议会席位分配、欧盟理事会的加权票,以及经社委员会和区域委员的组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先期安排,达成以下主要协议: (1)《尼斯条约》规定,扩至27国后欧洲议会总席位为732席(目前为626)。德国为99席、英、法、意分别为72席、西班牙和波兰则分别为50席,剩余席位在其他11国间分配。(2)欧盟扩至27国后,欧盟委员会代表由现在的20位增至27位,即每个成员国一名代表。(3)德、英、法、意四国在部长理事会的加权票由原来的各自10票增至29票,并为各入盟候选国预定了加权票,即扩至27国后,加权票总数达345票。规定简单多数表决票至少为258票(占总票数的75%),必要时还须采用有效多数表决制,即有效多数至少为2/3成员国,并要求有效多数成员国的人口总数至少占到欧盟总人口的62%;最低否决票为88票(占总票数的25.5%)。理事会的加权票分配见下表。(4)欧盟经社委员会和区域委员会的成员总数分别都为344名,德、英、法、意、西等大国获得了较大份额。(5)尼斯条约将有效多数表决制议题范围扩大至35个,但在贸易、税收、社会政策、避难和移民等领域局限性较大。(6)建立内部“强化合作”机制。尼斯条约规定,经有效多数表决通过,可允许8个以上的成员国在司法、警务、外交等领域先行一步,但军事和欧洲防务领域除外。为提高效率,强化布鲁塞尔作为欧洲政治首都的地位,欧盟扩至18国后首脑会议将一律在布鲁塞尔举行。 欧盟理事会成员国 加权票 德国 29 英国 29 法国 29 意大利 29 西班牙 27 波兰 27 罗马尼亚14 荷兰 13 希腊 12 捷克 12 比利时 12 匈牙利 12 葡萄牙 12 瑞典 10 欧盟理事会成员国 加权票 保加利亚10 奥地利 10 斯洛伐克 7 丹麦 7 芬兰 7 爱尔兰 7 立陶苑 7 拉脱维亚 4 斯洛文尼亚 4 爱沙尼亚 4 塞浦路斯 4 卢森堡 4 马耳他 3 总计 345 (二)自主防务建设 (1)决议确认了在2003年之前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计划,批准成立与之相关的政治安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总参谋部三个常设机构,于今年夏季之前开始运作。首脑会议审批“欧洲安全与政治报告”。 根据《欧洲联盟条约》的规定,欧盟将逐步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1999年,欧盟科隆首脑会议任命索拉纳为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决定于2000年底前将西欧联盟并入欧盟。当年,欧盟还召开了历史上首次外长和国防部长联席会议,讨论加强联合防务问题,并于年底前的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决定在2003年前建立一支5-6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执行由欧盟领导的预防和处理危机任务;还决定在理事会内设立上述三个常设军事机构。 此次尼斯首脑会议系统地确定了近几年来有关欧洲独立防务的一系列重要决策。会议前夕,15个成员国保证为这快速反应部队提供10万兵力、400架战斗机和100艘军舰。法国国防部发表公报表示,法将向快反部队提供1.2万人的地面部队,占快反部队地面部队总兵力的20%。此外,法还将提供75架战斗机和12艘军舰,其中包括法国最先进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二、会议即期效应及影响 (一)欧盟决策运作机制加强 尼斯首脑会议通过《尼斯条约》,全面地修订了《马约》及共同体各项条约,特别是《欧盟扩大协定》,并重新界定了欧盟的决策与执行机构的运作规则。随着欧盟深化和扩大,欧盟决策机构的“一致通过”表决原则已不能适应欧洲建设深化与扩大的需要。理事会的“一致表决制”变成了实际上的“一票否决制”,导致欧盟常常处于议而难决,甚至议而不决的尴尬局面,严重阻碍了欧盟的前进步伐。而长期靠政府间协商模式也不能适应今后形势的发展。为此,每个成员国都不得不放弃部分权力和主权,一些成员国必须先放弃对某些问题的否决权,以加强决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