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呼应汹涌,如潮然。”(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社会思潮是其一特定历史时期国内生活及对外关系中突出矛盾的集中反映,是蠡测国民情绪与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对此基本要素做深入考察,既为客观把握日本当前形势所必不可少,也是准确判断其未来走向的重要基础。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思潮出现很大变化,和平主义高潮的回落与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构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 (一)和平主义曾是高昂的主旋律。和平民主主义是战后50年来日本社会思潮中的一条主线。经过战后民主改革(尽管其本身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日本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加之国民思想观念的震荡和解放,为这一思潮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1947年施行的《日本国宪法》作为改革的最高成果,体现了具有战争加害者和被害者双重身份的日本国民源自内心的政治诉求,尤其第一条(象征天皇制)和第九条(放弃战争)更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和平民主原则的代表。战后初期至60年代,从日本社会对军国主义在政治上、思想上、制度上的否定和清算开始,新理论体系和思想原则的确立与大规模展开的社会政治运动紧密结合、相互促动,构成了和平主义浪潮,并在议会政治中形成保革抗衡的基本格局。日本社会出现本质性变化,使复活军国主义的基础不复存在,国粹主义失去市场。进入80年代,大国主义政治思潮兴起,但中曾根内阁提出的“战后政治总决算”总体上进取不大。和平主义稳居社会思想的主流,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日本的基本政治方向。 (二)和平主义的沉寂。社会思潮具有思想自觉性、系统一贯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和平主义在日本体现了较强的延续性。从50年前反旧金山单独媾和到5年前反日美强化同盟,波澜起伏,一脉相承。“和平”至今得到多数日本国民的捍卫,其基本原则、思想底蕴未变,其母体和平宪法受到多数日本国民的认同。朝日新闻社在今年5月3日第54个宪法纪念日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主张和反对改宪者分别为47%和36%(4年前分别是46%和39%),同时反对取消第九条者达74%。 和平主义社会思潮在日本没有消亡、未被取代,但随着历史的阶段性发展确也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在社会心理基础方面,从过去对侵略战争历史的内省转为对经济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的追求,以及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就表现形式而言,大规模群众运动高潮已过,体现和平主义诉求的社会政治活动,其剧烈程度减弱,影响范围缩小。在与其他思潮的关系上,呈现出相对化、潜在化特点及相互融入倾向。(注:纪廷许:“社会思潮界说与日本的社会思潮”,《日本学刊》1999年第3期。)但总的看,和平主义的思想原则已植根人心,对国民意识的渗透日久弥深,成为多种衍生性思潮和战略设计的底色。 (三)意识结构的复杂化。社会思潮的生成与发展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人文历史角度穷本溯源,当以民族性及思维方式为基础,具体到某一特定时期,则与形势的演变联系更密切。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急剧膨胀及国民生活的安定化、富足化,庞大的“新中间阶层”及其“新中产阶级意识”逐步形成,日本社会政治思想意识明显变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倾向。各类思潮风逐浪高,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和平主义、庶民思想乃至以奥姆真理教为极端的反社会意识等不一而足,虽多“思而不潮”、难成气候,但民众的大国意识确有增长。苏联解体后,日本的内外环境发生结构性剧变,国民政治上“脱冷战”倾向、淡化意识形态倾向随思想观念的多样化相伴而至,日渐突出。这些变化由于是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受挫、作为“1955年体制”之一翼的社会党阵营单方坍塌的前提下出现的,所以明显于保守阵营有利。(注:苏联解体对日本国内政治产生巨大冲击,社会党在1993年大选中惨败,议席从136席锐减至70席。日共1994年二十大时党员仅剩36万人,比高峰时期减少27%,年轻人脱党现象严重,30岁以下的赏员不足5%。见“右翼阵营抬头的‘学者、文人’”,日本《选择》月刊1995年2月号。)随着政治上保革对立格局的瓦解,学术界、思想文化界陷入复杂多变局面。以往的主流派学者中,部分曾坚持唯物主义史观的学者立场生变,开始走上“研究中立化”的道路。左翼学者阵营急剧缩小,相对消沉。 从存量角度看,日本社会在政治上不属于任何党派、经济上无任何归属意识、意识形态既非“左”也不“右”的中间力量居于多数,其绝对数量与政治影响为“左”“右”两端所无法企及。但是,由于“两种意识形态被打破,群众不知信奉什么为好,不安情绪酿成了他们对新时代的惰性和无力感”。(注:“政府、官僚无视民意”,《日本经济新闻》1996年2月2日。)在政局动荡不已、社会价值体系崩溃、民众困顿迷茫的背景下,在右倾思潮明显高过左倾的形势下,“沉默的多数”政治姿态摇摆不定,无疑更易受到“右”的吸引,并在思想观念上为民族主义的全面渗透提供了社会土壤。 二 日本民族主义在近代曾恶性膨胀,战后内敛,80年代再度抬头。冷战后,日本急于凭借经济力量参与主导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为特征的“外向型民族主义”持续上扬。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内外形势的变迁,日本社会又掀起了“新民族主义”的浪潮。它在“维护民族尊严、扩张民族利益”的本质上与既往并无区别,但在形成背景、策略手法及表现形式上确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