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韩同盟的历史 美韩同盟形成于朝鲜战争之后,其标志是1953年10月签署并于1954年11月开始实施的美韩互助防务协定,它是美国对亚洲地区军事控制的重要表现。由于冷战的历史特征,美韩同盟还被视为美国在亚洲地区推行遏制政策的工具——对欧亚边缘地带遏制政策的延伸。 朝鲜战争之前,美国一直维持着避免介入亚洲地面战争的立场,只对北约地区、拉美和由日本经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防御地带给予直接的军事支持。朝鲜战争使美国加强了对苏联、中国的遏制政策,从亚洲太平洋地区延伸到中东,直至欧洲,通过建立各种军事联盟,形成对苏中的包围圈。美国向欧亚边缘地带拓展联盟,增强了美国核威慑战略在盟国中的份量。 朝鲜战争之后,通过联盟实施的威慑原则具体表现为,美国与亚太地区的南朝鲜、中国台湾、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建立起双边联盟。 艾森豪威尔—杜勒斯政府希望,如果通过这些联盟的方式使美国的利益得到确认,那就可以使美国针对中国直接的或苏联支持的对欧亚大陆的进攻实施意图更加明确的大规模报复战略,这将使美国解决免于在共产主义选择的地点进行一系列战斗的问题。[1] 从美国遍布全球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过程来看,美韩同盟属于亚太地区联盟形成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联盟形成于1951年,是对旧的防务圈的强化。比如,与菲律宾的互助防务条约和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三边条约,1951年美日和平与安全条约也属这一类。这些联盟对美国的主要价值是它们的战略地位:从这些国家的基地,美国可以将其军事能力投射到中国和苏联前沿。这些联盟还划分出一个重要的区分敌友的意识形态范围。 美韩同盟等属于将联盟扩展到太平洋防务圈之外的亚洲地区的第二阶段。由1953年与韩国的双边防务条约,1954年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与中国台湾的互助防务条约组成。美韩同盟与美日同盟一样,授权美国可以在其领土范围内驻扎军队。正如条约表述的那样,这些亚洲—太平洋联盟首先是服务于美国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威慑战略,其次,是搭设一个建立地区安全力量的政治框架,共同对付外部威胁,限制联盟成员的对外政策。 美韩双方的官方文件认为,该同盟不仅在于维持半岛的安全,还在于稳定东北亚整个地区的稳定。美韩同盟从开始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区域联盟,而是美国在全球战略布局中维持地区实力均势的工具。由于这一地区国家差异性大,矛盾错综复杂,因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同盟往往以双边同盟的形式出现。 美韩同盟包括以下机构:(1)美韩安全协商会议(SCM):从1968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协商和解决安全问题的部长级磋商机构,SCM由一系列围绕部长级会议和5个工作委员会的会议组成,直接向美韩联合司令部发布指令,至1999年止,共举行了30次会议。(2)美韩联合防务体制:在军事委员会和美韩联合军事指挥部(CFC)的相关条款基础上建立起来,由美韩联合军事指挥部实际操作。主要目标是阻止朝鲜半岛的战争和指导美韩两国的军事行动。[2] 在冷战期间美韩同盟经历了以下几个变化: 1.由单向的控制同盟发展为双边互助同盟。韩国军队与美国一起参加越战被认为是同盟体系由单向关系——美国给韩国军队援助以建立防务能力向双边互助体系的转折点。另一个具体表现为美韩联合军事指挥部的建立。美韩两国自1982年2月13日开始,展开为期73天代号为“团队精神”的陆海空演习,以考验双方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合作与部署能力;分摊防务负担也被视为双方向对等关系发展的标志,从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曾表示希望从亚太地区撤军,减低或调整在亚太地区驻军的规模。这使韩国意识到需要更多地改善自身的新的武器系统。于是启动了“联合防务改善计划”(CDIP)。8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要求韩国全面分担费用,韩国在1989年和1990年分别向美国提供了450万美元和700万美元。[2] 2.韩国的自主倾向日益增强。随着韩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韩国对于完全由美国支配的不对称的军事关系越来越不满,比如,韩国希望扩张其导弹布署范围和布署能力,由1979年双边协定约定的180英里变为导弹技术管理机构认定的300英里,这表明韩国希望在军事范围方面获得更大的自主权。[3]另一方面,韩国希望在军事范围内有更多的独立行动的能力;再有一个就是对《驻韩美军地位协定》(SOFA)的修订,韩国方面认为比照美日同盟相关协定,SOFA的修改力度还显不够。韩国认为这其中所涉及到的司法问题可能引起韩国公众激化对美驻军问题的反对情绪,从长期而言影响到韩国对联盟关系的支持。1988年夏天,美韩安全关系日益紧张。在韩国,大量的爱国学生示威要求南北统一和驱逐美国军队,学生们谴责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划分。 3.撤军问题几起几落。从尼克松时期开始,美国政府推出尼克松主义,降低了韩国战略地位,认定韩国并不具任何直接军事意义,驻军于韩国反而妨害美国战略运用。[4]为促进美国撤军得以实现,基辛格1975年在联大会议上提出由南北朝鲜和美中四方举行会议,以交叉承认方式解决半岛问题;卡特时期也曾提出撤出驻韩地面部队的计划,这一计划遭到美国国会的一些人反对而搁置;布什政府在1990年和1992年的《东亚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了“合作性戒备”的概念和从东亚撤军的计划;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宣布停止执行原定于20世纪末完成的三阶段削减驻亚太部队的计划,强调将在亚太保持与欧洲同等规模的前沿存在,即10万驻军。目前美国在韩国的驻军包括:驻韩美陆军第8集团军司令部和第2步兵师;第7航空队司令部和第8、第51战斗机联队;还有少量的海军部队。波士顿大学国家安全问题分析家安德鲁·巴切维奇说:“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为美国在这个地区保留我们希望无论如何也要在那里保留的军队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