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0年9月底开始巴以流血冲突后,2001年2月美国布什新政府又轰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近郊。巴以和中东局势动荡,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加强协调与合作。美国在中东政策全面受挫。 巴人民起义与巴以、中东局势动荡 2000年9月开始巴勒斯坦人民的“阿克萨起义”后,10月,在巴自治区、巴被占领土及在贝鲁特、大马士革等地的巴各派力量就继续进行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斗争达成一致,决定把这次起义定名为“独立起义”。这是继1987年12月开始的历时6年的巴被占领土人民起义后的第二次巴人民起义。这次起义的导火线是巴人民强烈反对以色列利库德集团主席沙龙在约3000名武装的以军人跟随下强行“访问”阿克萨清真寺,根源在于巴人民对奥斯陆和平进程以来的屈辱处境所怀有的愤怒和失望情绪的总爆发。巴解执委会负责耶路撒冷事务的委员费萨尔·侯赛尼在题为《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新起义》一文中指出:“沙龙访问之后爆发的抗议活动迅速变成一场人民起义,这场起义是由多年来的失望和屈辱引起的,是一场由各界人士组成的起义……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巴人民今天的情况比奥斯陆进程开始之前还要糟。”“到2000年,巴人民只控制了西岸40%和加沙70%的地方,而且还受到许多限制性条件的限制。”“同时,以色列,特别是在巴拉克执政期间,正在通过加速建立犹太人定居点和没收土地(自奥斯陆和平协议签署以来,已有5万多名新的犹太人定居者移民到达西岸)的办法来使许多事情成为既成事实;耶城仍对大多数的巴人关闭;巴人在巴城镇之间和在加沙同西岸之间的旅行受到严格的限制。显然,奥斯陆协议允许以色列有时间巩固它对本应成为巴国领土的占领。”侯赛尼还指出,以色列“继续不断地违反协议”,美国同“以色列站在一起,对我们施加压力”。巴人民起义后,“以过度而残忍地动用武力已开始造成整个地区的局势不稳。它在我们的城镇和村庄用坦克、导弹和美制阿帕奇直升机对付手无寸铁的示威者,这使人民感到惊恐不安,同是也使他们变得激进起来。”(注:费萨尔·侯赛尼:《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新起义,如何才能将其平息》,载2000年11月29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起义使巴以内部局势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2001年2月1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中,只有约33%被调查的巴人认为巴以有可能结束52年来的冲突,实现和平,而1999年同一内容的调查,这一数字是66%。这表明大多数的巴人对和平已失去信心。以色列加紧军事镇压和对巴自治区进行经济封锁,使巴人更加激进。他们从黎巴嫩真主党经过长期武装斗争终于迫使以军在2000年5月撤出黎南部一事中得到鼓舞,决心不惜牺牲,坚持斗争来实现他们的民族权利。据英国《情报文摘》周刊报道,2000年12月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支持“自杀性炸弹爆炸”的巴人已由1999年3月的26%猛增至66%。(注:英国《情报文摘》周刊,2001年1月19日。)在第一次巴被占领土起义中成长起来的年轻战士,有些已在今天成为当地法塔赫等组织的领导力量。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成立于第一次起义中,那时它还只是初露头角。而在这次起义中,法塔赫和哈马斯等组织联合散发传单,号召人民参加起义斗争。哈马斯的影响上升,黎真主党的影响也在增长,据报道,真主党的旗帜经常在加沙街头示威的队伍中出现,甚至还在巴解组织的旗帜商店出售。在西岸的拉姆安拉,有的抗议者用阿拉伯语喊着“我们爱戴真主党,打败特拉维夫”的口号。(注:2000年10月15日《纽约时报》。)据2000年12月的民意测验,阿拉法特在巴人民中的支持率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注:英国《情报文摘》周刊,2001年1月19日。)” 以色列内部局势也在变化,右翼势力上升,2001年2月沙龙当选以新总理。5年来,包括拉宾在内,以换了五位总理。从同巴和谈,到中止和谈,又加紧军事镇压,以色列徘徊在十字路口。实际上,拉宾当年对第一次巴人民起义也曾采取“铁拳政策”,只是在军事镇压未能扑灭巴人的反占领斗争后,才转而同巴和谈。1994年5月,拉宾在以议会就以巴协议发表的政策声明说:“27年来,我们统治着另一个民族”,“他们从来不需要我们的统治,并竭尽一切可能来攻击我们。”(注:1994年5月11日,拉宾在以色列议会发表的政策声明。)现在,以沙龙为代表的以右翼势力也同样会在第二次巴人民起义中领受教训。 巴以冲突最终只能通过和谈解决,但在真正达成巴以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协议前,可能还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残酷流血时期。2000年10月,以军方宣称:以军方估计巴以之间的暴力冲突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以军方正在做相应的准备。巴拉克政府制定了准备重新占领西岸一些巴自治区的计划。以真要冒险这样做,会更深陷泥潭,招致阿拉伯世界和国际上的强烈反应。沙龙新政府可能进一步加强用现代化武器袭击巴城镇,分割包围巴自治区,甚至派遣特种部队进入巴自治区进行“游击战”,血腥屠杀巴人。巴人民将在力量对比悬殊、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这次暴力冲突中巴方死伤人数已大大超过第一次起义,据统计,第一次6年起义中平均每年死亡260多人,而这次起义的头5个月已死亡约350人,受伤2万多人。德国《世界报》刊载文章指出,在这种“非对称战争”的新战争类型中,“巴人采用旷日持久的小规模消耗战来对付占尽技术装备优势的以色列军队”,“由于战争中弱的一方总是在人口密集区进行近战,而且经常是在不同地点同时发动,将使以军的优势,如电子侦察技术、重武器特别是空中力量,只能是逐次逐个而不能决定性地投入使用”,“以色列军事力量将面临巨大困难,更不用说去扑灭这些有计划的进攻了”。文章还写道:“这种类型的战争将比以色列迄今为止经受的历次大战更具危险性。”“这个国家不能在一场全面的游击战争中坚持到底,即使拉宾也不能领导它在这样的暴动中坚持到胜利。”(注:赫伯特·克伦:《关于巴勒斯坦战争》,载2000年10月11日德国《世界报》。) 2001年1月,巴拉克多次发表讲话,用以阿间爆发地区战争相威胁。沙龙当选总理前,也多次威胁说:以在“必要时”有可能与阿拉伯国家再次进行战争。虽然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但战争的危险性不应完全排除,问题是战争的规模和方式。有消息说,美国国防部一些中东事务专家们认为,阿以间“有可能爆发战争”。“阿以之间今后一旦爆发战争将是一场导弹战,即双方主要使用短程或远程导弹。”他们指出,以的弱点是“没有地理上的纵深地带”。“现在的问题是以害怕其武装部队大量减员或人口陷入灭顶之灾。这是它目前的主要弱点。”美国防部认为,“战争一旦打起来,美所关注的问题是保证石油供应不受影响。”(注:《阿以未来对峙——导弹战争》,载2001年2月5日沙特《中间》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