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16日,美英两国出动24架战机,对伊拉克巴格达附近的雷达设施和通讯指挥中心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包括3名儿童在内的20多人的伤亡。这次袭击是1998年12月美英联手对伊拉克实行“沙漠之狐”空袭行动以来首次攻击巴格达地区,是两年以来规模最大的空袭行动。据美国国防部官员说,若把包括EA-6B电子干扰机、加油机和预警机等辅助和支援飞机计算在内,参加这次行动的战机超过50架。(注:《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任毓骏、黄山2001年2月20日报道)空袭发生之时,美总统布什正在墨西哥访问。他说:“这是我批准的一次行动。我再次声明,这是一次例行任务,其目的是加强禁飞区的安全”。也就是说,这次行动并无特殊的目的和使命。但时过一周,布什在2月22日举行的总统首次白宫记者招待会上却声称,“有证据表明中国在帮助伊拉克修建旨在对付美英战机的雷达系统”。(注:美《国际先驱论坛报》2001年2月24~25日)美国舆论认为这也许是布什-鲍威尔所说的对伊拉克实施“高明制裁”的另一面,即一方面对伊拉克与法、俄、叙等国家的经济往来“睁只眼闭只眼”,一面又“摆出一副气势汹汹的架式,隔靴搔痒地轰炸了伊拉克的雷达站”。(注:美《纽约时报》文章《后退运动》,2001年2月26日)不管如何,人们从这次美英对伊拉克的空袭和美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混乱表现中,似乎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一、此次轰炸行动的动因剖析 布什说这次对伊拉克的空袭是“例行任务”,这也说得过去。因为自从美英法三国于1991年4月和1992年8月先后在伊拉克擅自设立两个“禁飞区”(1996年克林顿总统又将南部“禁飞区”扩大到北纬33度和巴格达近郊)以来,美英(法国于1996年退出禁飞行动)出动了数以万计架次的战机(仅最近两年就出动2.7万架次)轰炸伊拉克的军用和民用目标,使300多人死亡,近千人受伤。(注:《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任毓骏、黄山2001年2月20日报道)这次行动不过是几万次空袭行动中的一次,当然可称“例行”。 但是,这次行动与以往众多的行动相比又有所不同,有必要加以剖析。首先,这是布什在兑现竞选中和上任后说的要对伊拉克采取强硬政策的一次行动,想以此使美国公众消除关于新总统“外交外行”的印象。第二,英国表现得十分积极,成为促成这次空袭行动的主力。早在1999年1月,英国首相布莱尔就为美英1998年12月的对伊空袭进行辩解,并扬言为英军“在伊拉克所作的事情感到骄傲”,“如果萨达姆想通过获得化学和生物武器而再次成为一种威胁的话,我们肯定还会再次打击他”。(注:布莱尔《为什么需要打击萨达姆》,法《解放报》1999年1月11日)为了再现英帝国的“辉煌”,英国坚持与美国一起对“禁飞区”进行空中巡逻,寻找战机,而且迫切表示再次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的愿望,要求“军事打击必须升级”。英国媒体说,“实际上正是英国煽动了16日的轰炸”。(注:英《星期日泰晤士报》2001年2月18日文章《布什开火了》)英国为何如此积极?据报道说是因为克林顿主政时规定英国空军不得攻击伊拉克的某些指挥站和雷达站,英国感到被歧视。因此布什一上台,英国就提出要修改这一规定。英外交大臣库克在同美国达成新规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英国终于有资格与美国并驾齐驱地轰炸巴格达。(注:英《星期日泰晤士报》2001年2月18日报道)第三,也有一种分析认为,这次轰炸是美国要继续主导中东和谈的外围战。因为萨达姆曾经号召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对以色列进行“圣战”。美国慑于阿拉伯国家采取一致行动的可能性,就“枪打出头鸟”,轰炸了伊拉克。(注:《人民日报》记者2001年3月3日文章《小布什头一板斧》) 二、美国的两伊政策处于两难的境地 笔者在1995年底曾对当年5月发表的《美国对中东安全战略报告》进行分析,指出美国对伊拉克和伊朗实行的双遏政策难以实行。到了1998年,美国的双遏政策实际已告破产,美国只得放松一头,甚至示意要与伊朗友好,以便集中力量对付伊拉克这个美国推行中东石油战略的主要障碍。(注:参见泰永椿《美国中东安全战略中的两伊因素》(《和平与发展》1996年第1期)和《美国推行中东战略的主要障碍—伊拉克》(《和平与发展》1998年第2期))时至今日,情况又如何呢?可以说美国的两伊政策已经到了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萨达姆越打越硬 10年制裁和核查,加上美英两国持续不断的轰炸、袭击和国内经济的极度困难,但伊拉克并没有被搞垮。从老布什开始,10年中美国总统换了三届,而萨达姆仍然稳坐台上,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是国际和地区形势提供的有利因素以及萨达姆本人善于捕捉时机,利用矛盾的结果。 一是国际形势逐渐对伊拉克有利。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第二,生产潜力很大。一旦制裁解除,伊拉克的产油量如果恢复到制裁前的每日400万桶的最高水平(或在欧佩克限额的情况下日产300万桶),则以目前油价每桶27美元计,伊拉克每日可有上亿美元的石油收益,年收益达250~400亿美元。单凭这项财力,伊拉克重振经济和发展国内各项事业就很充裕。国际社会正是看准了伊拉克的油源和重振经济的巨大商机,才不愿意继续对伊拉克实行强硬的制裁政策,而是愿意与伊拉克恢复一定程度的交往和商业合作。也正因为如此,原先因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而形成的多国反伊联盟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除了美英两家继续顽固坚持与伊拉克为敌之外,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再对攻击伊拉克感兴趣。就在美英此次轰炸巴格达的第三天,法国外长韦德里纳强烈批评美英的行动,并要求美国总统布什重新检讨已明显行不通的对伊政策。(注:新华社巴黎2001年2月19日电)法国舆论也早就认为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对伊进行制裁和核查,“因为大多数公正的观察员都认为,巴格达对这一地区的安全不再构成威胁。”(注:法《问题》周刊,1998年12月19日~26日文章《伊拉克:萨达姆下台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就连美国最忠实的盟友英国也婉转地表达了英国与美国在萨达姆问题上并不完全一致。2月25日,英国防大臣胡恩公开表示,“推翻萨达姆政权一直是美国的对外政策之一,但到目前为止,这并不是英国政策的一部分”,“由谁执政应当由伊拉克人民自己决定”。(注:李绍先《老调新弹》,《人民日报》2001年3月3日)看来,在对待伊拉克的问题上,美国已经十分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