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为集中的区域。亚太大国为在未来世界多极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这也成为当前大国调整关系的一大基本特征。这种伙伴关系注重对话与协调,避免冲突与对抗,对亚太地区和平与合作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然而,目前这种大国伙伴关系结构的不对称性也显现出各大国伙伴关系强度的不同和相互间的戒备,对此应该有清醒和正确的认识。 一、亚太大国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 冷战后的亚太大国关系发生深刻的调整。1992年2月,美俄两国总统表示两国在“相互信任和尊重基础之上,共同致力于民主和经济自由的友谊和伙伴关系”。1994年1月,美俄宣布两国关系进入以平等互利和相互承认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成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阶段”。 俄罗斯独立后,中俄关系在中苏恢复关系基础上迅速实现平稳过渡。1992年两国确立了和平共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1994年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翌年4月,两国发表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签署了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成立了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两国在一系列涉及双边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进一步加深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997年10月,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同年11月,日俄两国决定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1992年中日建交25周年时,两国总理共同表示要在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基础上,建立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日期间,两国领导人发表关于中日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美日之间虽未建立什么伙伴关系,但正在调整和加强军事同盟关系。1996年4月,美日签署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对美日安保体制进行再定位。次年9月,两国正式公布新的防卫合作指针,扩大两国防卫区域,建立以两国合作为主导的相互协同、联合行动的亚太安全体制。 除美日安全同盟关系之外,各大国相互建立的种种伙伴关系是与以往大国结盟关系不同的一种新型国际关系。从各国建立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或联合宣言来看,伙伴关系的宗旨是:不搞互相敌对和对抗,倡导互相协调和合作;双方互相尊重和平等互利;不针对和不伤害第三国。其特点:一是平等,即两国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平等相处;二是合作,即双方通过平等的接触、联系、沟通和磋商,进行利益合作;三是互利,即在合作中一方面谋求本国利益,但同时又尊重对方利益,最终实现共同利益。 二、大国关系的互动性推动大国伙伴关系的形成 当前的大国伙伴关系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任何两个大国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都会牵动其他大国的外交政策走向。尽管大国在建立伙伴关系时都明确声明不针对第三国,但实际上往往会在国际关系中产生相互牵制或相互促动的效应。 这种互动性的产生,首先在于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日益发展,使各国在追求自身国家利益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国家相互间的合作与和平竞争。合作与竞争成为各国相互关系的基本形式。随着各国合作和竞争的发展,国家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双边关系也将由不对称逐渐趋向于对称。于是,过去那种单向的、垂直的依赖关系被如今的双向和平行的相互依赖关系所取代。而这种平行的多边国际关系的任何变动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互动效应。 其次是力量均衡原则的作用。力量均衡是国际关系体系能够保持稳定的基础。一旦力量均衡状态被打破,原有的国际关系体制就无法再继续保持。国际关系体系的运行过程是一个不均衡和均衡相互交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力量的相对均衡是一种常态。一旦由于某种原因打破这种均衡常态,各种力量就会运用可行的方式,使力量结构恢复均衡。 再次是各国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利益的结果。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中的基本目标和决定性因素,是构成国家生存与发展要素的高度概括。目前亚太大国的伙伴关系都是双边关系,虽然这种双边关系谋求双方的共同利益,主观上不针对和不损害第三国利益,但由于政治、经济、历史等种种因素的存在和作用,事实上会影响一些国家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后者就会选择必要的方式来维护国家利益。 上述因素导致的互动作用在亚太大国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得极为清楚。 冷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需要,一方面与俄国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搞北约东扩,压缩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北约东扩使俄国欧洲地区的安全受到威胁。为了阻止北约东扩和增加同美国还价的筹码,俄罗斯加强同中国发展合作关系。此时同样面临美国压力的中国,为了进一步推动世界多极化,反对霸权主义和改善安全环境与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90年代前期,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口惠而实不至”的援助,也使俄罗斯开始重视与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亚太国家发展合作关系。俄罗斯推行亚太战略的主要目的:一是政治上确保世界多极格局中的一极地位。冷战后亚太地区在世界上的地位随着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众多大国利益的交织与碰撞而日趋重要。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俄罗斯不愿意看到美国进一步控制这一地区,然而又限于自身力量的不足,只好采取联合其他力量共同抵制美国的霸权。二是在经济上寻求合作的伙伴,尽快促进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增强综合国力。三是保障其远东边境的安全,以便集中力量抗衡北约东扩。俄罗斯深知,凭借目前的国力是无法阻止北约东扩的,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北约东扩对俄安全造成的压力,必须与亚太国家改善关系,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