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终于来到,展望新世纪前景,国际形势将继续保持总体缓和的趋势。然而,局部动荡时而剧烈,时而趋缓,地区冲突时起时伏,此起彼落。国与国关系,特别是大国之间以及欧、亚、北美三大洲之间利益交错,错综复杂。经济贸易交流的发展,推动相互关系进一步密切,将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同时又由于各国存在不同利益,以及冷战思维依然在起作用,又造成相互关系不时恶化,影响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将是继产业革命之后给人类带来最为深刻变化的一次革命。它既能推动世界经济飞跃发展,又促使国与国之间和一国之内的贫富差距扩大。这场革命的深入发展势必对国与国关系,一国内政与外交的相互关系以及国家治理和舆论导向产生重大影响。 回顾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发展,预示新世纪初期国际形势的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国关系的演变、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及地区冲突的发展趋势。 大国关系的演变 政治上多极化的发展,将在单极一统天下和多极力量相互制约的格局长期反复较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新的国际秩序,以力争大小国家之间,强国与弱国之间,贫国与富国之间的利益得到大体平衡。 (一)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已从80年代后期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3%上升到2000年的30%。这一趋势将继续保持,在21世纪初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将致力于保持它在尽可能多的国际事务上的主导地位。其他政治力量中心有可能在一些问题上由于切身的利益而取得共识,这将有力地牵制美国的独断独行。但是这种共识并不等于联合反美,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出现这种趋势。 (二)美欧日在经济上构成相互竞争的三极。政治上,它们是结盟的,美欧在军事上保持北约的威慑力量,通过东扩,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美日加强军事同盟,矛头针对中国。美欧在价值观方面的共同性高于日本和美欧之间的共同性。美欧为了在全世界推广自己的价值观,对外更富于进攻性。美欧、美日之间的共同点多于分歧点,但不等于它们之间没有矛盾,欧洲联盟已经决定建立快速反应部队,力求能独立自主地,不依赖北约和美国,处理危及欧洲联盟的事务。预计在2003年前可投入6万人的兵力。如何处理北约和欧盟的关系,成为欧美之间的棘手问题,美国官方已公开表示,反对欧盟建立快速反应部队,担心欧盟武装力量的发展趋势将会“葬送北约的前途”。日本和德国一样,在90年代初曾被美国视为可能是美国未来的对手。而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碎,强化了对美国的依附以后,美国对日本的担心在减少。但是日本要求成为“普通国家”,不满目前的处境,时而会和美国的战略意图不合拍。 (三)大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美欧日在防范俄、中方面有着共同利益,但美、欧、日在对付俄、中方面又不可能时时事事完全一致。而且大国相互之间,俄罗斯与美、欧、日,中国与美、欧、日双边关系中,又存在共同利益。另一方面,中俄之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中俄两国是近邻,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而面对西方国家的防范,更有必要加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只要西方国家防范中、俄的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俄两国战略合作的基础将会不断加强,在国际重大战略问题上将会进一步协调一致,防止损害自身的利益。但是中俄两国始终坚持它们之间加强关系不是结盟,更不是针对第三国的。与此同时,中、俄两国均致力于改善和其他大国的关系。 (四)中国同西方大国的关系,特别是同美国的关系,构成了大国关系的重要环节。1989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曾通过决议对中国进行制裁。此后,美欧等国不断在人权等问题上向中国发难。近年来,西方国家和中国在人权等问题上的对抗已逐渐有所缓和。1999年,由于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两国关系一度陷入低潮。2000年,美国众参两院以多数票通过给予中国永久性的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两国关系有了恢复。但中美两国围绕着台湾问题的矛盾仍有激化的可能。这将是今后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影响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潜在危险。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20世纪末,世界经济和贸易呈现强劲发展的势头,特别是2000年世界总产值和国际贸易额增长率都达到了20世纪最后十年的最高水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0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4.7%,贸易量增长达10%。世界银行的预测分别为4.1%和12%。9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1997年为4.7%,贸易量增长率最高的1995年为9.1%。各类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大都加速增长。美国国内生产增长率在欧洲和日本工业发达国家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已恢复到1997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转轨中国家,如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7.6%,是冷战结束以来最高的增长率。 可以预计,在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将进一步发展。区域联合方兴未艾,目前已经有大小区域组织1100个,三分之一是1990年以后成立的。在欧洲,欧盟将进一步加强,迅速扩大它的成员国。德国主张从现在的“国家联盟”过渡到“欧洲联盟”,法国倾向于建立一个“国家联合的欧洲”,英国则提出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应使欧洲变成一个“超级力量”,而不是一个“超级国家”。预计欧洲联盟可能在2003年开始吸收新成员,在今后5-10年内,欧洲联盟将从现在的15个成员国发展到包括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在内的28个成员国,或者包括巴尔干国家在内的30余个国家。东亚经济迅速恢复,第四次东盟一中日韩(10+3)会议2000年11月底在新加坡召开,与会各国就加强10+3体制达成了广泛共识。湄公河的开发,东盟酝酿建设泛亚铁路已有初步眉目。以10+3为框架的东亚合作将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推动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决定和拉美协商,争取到2005年扩大成为包括南北美洲、拥有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巴西倡议的南美洲首脑会议为了加强在同美国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的谈判中的地位,以及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维护南美洲国家的利益,决定至迟于2002年1月启动就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市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这次会议对加强南美洲国家的凝聚力,推动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各大区域性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是非统首脑会议决定要建立非洲联盟。而各大洲之间也进一步密切了相互间的关系。欧亚首脑会晤,欧非首脑会晤分别举行,东亚和拉丁美洲的协商机制开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