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格局性质的分析和界定,是国际问题研究人员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但是,对于当前国际格局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国际关系研究界一直众说纷纭,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本文试图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当前的国际格局作一说明,并对其性质和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分析。这种分析的目的是试图使对当前国际格局的研究具有相对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格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等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力量结构及其表现形式。研究国际格局是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各国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对国际格局及其演化趋势进行深入准确的分析,有助于针对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及时调整对外政策措施,在国际关系中掌握主动权,更好地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国家利益。对国际格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因此,对国际格局的分析一直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界十分关心的问题。 国际格局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实力分布,二是国家之间的关系结构。其中,国家之间的实力分布是更为基础性的因素,国家之间的关系结构也会对国际格局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国内国际关系史方面的著作一般认为,国际格局的多极化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初见端倪,它主要表现在中苏关系的破裂、美法矛盾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事实中,它们都不是以一国力量的显著变化为特点,而是以国家间关系的调整变化为主要内容。 研究界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种国际格局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对当前的国际格局的性质和特点则存在着广泛的不同意见。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当前是“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但是存在着多极化的趋势。在冷战刚刚结束到亚洲金融风暴爆发的这一段时期,在大多数人看来,多极化趋势的存在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以及美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稳定增长,使很多研究人员对多极化趋势的存在或其性质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怀疑,并由此导致了对多极化趋势问题的再认识。 事实上,国际关系研究界对多极化趋势的性质和导致多极化趋势的原因的分析一直都不是十分清晰的。谈论多极化趋势的人,很少花精力去深入探讨为什么存在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及其衡量标准问题。不少认为多极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文章中,所列举的第一个原因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和平与发展仍将是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论证过程中的因果关系显然是不太清楚的,用类似的原因和因素来论证多极化趋势并不易使人信服。对多极化趋势的分析中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过分强调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从总体上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界对多极化趋势的分析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这种感性认识有时甚至达到这样一种极端的地步: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发展速度相对放慢了,所以多极化进程就加快了,如果美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则很多人心目中的多极化势头就受阻了。 这里还存在着把美国实力的发展速度与谁相比较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到,即使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要快于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几强”,更不用说作为“一强”的俄罗斯的经济当时还处于负增长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多极化趋势的说法仍然非常流行,这就使我们感到,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当考虑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时,中国或者亚太被放在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上来看待。 为了说明多极化趋势是否存在,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趋势。按照一般的定义,“趋势”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如果它不是指长远的发展方向,至少也是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多极化趋势的一个基本要求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超”与“诸强”之间的实力差距应该呈缩小之势。虽然我们并不排除在大的趋势中,可能存在小的逆转,就像当我们说经济总体上有上升的趋势时,也不排除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波动。但是如果多极化趋势存在并持续起作用达10年、20年或者更长时期之后,“一超”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相对实力差距没有什么明显变化,或者这种差距甚至还拉大了,那么这种趋势的存在就值得怀疑了。为了对多极化趋势的存在进行说明,需要我们把有关事实和数据放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阶段来分析。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并提供几乎是自明的结论。 二、当前国际格局的性质分析 聚类分析根据所研究对象在各个方面的数量特性对它们进行分类,这种分类不像一般的经验性分类那样主要依赖于感性和经验的知识,而是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的数量分析。它是一种面向实用的数值分类方法,用于寻找和发现样品或变量的自然类别,从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分类过程中的主观性。(关于聚类分析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孙文爽、陈兰祥编,《多元统计分析》,第八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为了说明当前的国际格局,我们选取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印度、加拿大、南非、巴西、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15个国家进行分析,将有关数据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处理并绘制成星座图,以使人们能够对有关结果获得清楚直观的印象。这15个国家的选择不一定完全合理,但是对于我们的分析目的来说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