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1)05-0015-10 显然,没有一科伦理文化可以脱离与恶、过错、背信的关系。从某种角度讲,所有过德错误都是一种背信,广义上的背信,因为道德过错在于一种背弃了诺言,至少是某种不言明的诺言……所有的犯罪、所有道德过错都是一种背信,因而我们不能只研究道德而不去探讨过错或罪恶,也不能不研究那可能就是构成承认过错及要求得到宽恕的东西。这样一来,关于宽恕的提问就变得不可回避了。 雅克·德里达[1](PP112-119) 宽恕(“宽恕”一词,是法文中"pardon"的汉译对应词,而它们是否完全对应,还有待进一步的分析,此处所提醒的这个对应问题,事实上是文化交往史中最深刻的难题;如果没有翻译,两个文化就互不相干,而如果译法太本土化,又往往淡化以致有可能取消问题的真正疑难与价值)问题,作为德里达近年来所关注的“责任”(responsabilité)概念下四个主题,即“秘密”(secret)、“见证”(témoignage)、“款待”(hospitalité)与“背信”(parjure)中最末一个议题的环节,有其极为源远流长的犹太基督教文化背景。 该观念最早出现在圣经的旧约中,后成为犹太基督教文化中的重要实践内容,如犹太教的赎罪日、基督教的赎罪券。即便在非宗教化了的现代西方社会中,它还仍在日常语言中留有深刻的印迹,特别是在法语中,这个词就像平时中国人说“对不起”一样司空见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波及整个欧洲的犹太种族大屠杀,使这个已日常化了的宗教概念战后重新为欧洲重要的思想家起用,成为反省20世纪人类灾难与真实处境的一个思想资源:已故的法国伦理学家亚凯勒维奇(Vladimir Jankélévitch,1903-1985)先后出版过《论无时效》(L'imprescriptible,Paris,Seuil,1986)、《论宽恕》(Le Pardon,Paris:aubier,1967)、《宽恕吗?》(Pardonner?Paris,Pavillon,1991),分别讨论宽恕的哲学条件与实践可能性;著名德裔美籍政治哲人韩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7-1975)在她的《现代人的处境》(Condition de l'homme moderne,Paris,Calmann-Lévy,1961,1983)一书中,则将宽恕当作人原政治活动中的三要素之一来处理;法国当代高龄哲人利科在他去年问世的《记忆、历史、忘却》(La mémoire,l'histoire,l'oubli.Paris,Seuil,2000)一书中以“困难的宽恕”作为全书的结语,意味深长地指出,“宽恕提出了一个原则上不同于起动这本书的问题,即从记忆、历史、可能的忘却层面去谈的对过去的那种再现……宽恕如果有意义并且存在的话,它所构成的正是与记忆、历史、忘却的那种共同视域”。那么,德里达在此问题的思考上又有什么特殊深刻之处呢?对中国语境中的我们又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呢?这是本文想尝试的工作。 德里达解构思路的最大特点,在我看来是追索思考对象在语言中的原初状态,找出其异质与悖论因素,让其自身的悖论运动在自我建构中自我解构,以求在动态中了解事物。他的宽恕问题研究也是以这种风格进行的。但研究的方式已超出纯语言文字的范围,向解构的“伦理牵挂”、政治神学关怀“加重分量”[1](P113)。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德里达的宽恕研究:即语意学分析,政治神学解构,当代文化实践关怀。 语意学分析 对宽恕的解构涉及的是宽恕的某种自我解构:宽恕概念本身“内裂变”,自相矛盾。 德里达[1](P114) 德里达的这种解构的伦理牵挂之加重,在宽恕研究中依然是从存在的家园—语言分析开始的。首先他以"pardon"这个法语名词出发,召唤其他西方语言中的同义异形词:西班牙语"perdon",葡萄牙语"
",意大利语"perdono",英文"forgiveness",德语"Verzeihung",指出它们或多或少所具有的曲折的拉丁语血缘。而且从这个共同的拉丁血缘中所继承而来的是“宽恕”对“天赋/赠与”与“馈赠”的那种参照。法语的宽恕"pardon"字面上可看成是"par"(由于,出于,以……的名义)和"don"(天赋、赠与)构成,所以可以理解成“宽恕出于天赋和赠与”。“尽管宽恕与天赋/赠与的这种被标识在拉丁语系中的语词联系,在希腊语中并不存在,它们的这种语词联系在英文和德文中却是存在的,英文是:to forgive,forgiveness,asking for forgiveness,而且在'forgive'对称于'forget'(忘却)中所运作的都是'to give'(给)与'to get'(取),据我所知,在德文中,尽管更经常使用的是'Verzeihen',它也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使用的那个词,是'Entschuldigung'这个说法;但不管怎样,德文中也有与天赋/赠与相关的词vergeben,它指的就是‘宽恕’,但其用法一般说来限于那些庄重,以至精神或宗教性的情境。”[2] 而宽恕与“天赋/赠与”的这种语词联系,使之首先介入的是“天赋/赠与”所面对的疑难,即天赋与赠与是否属于交换经济学行为。(注:关于"don"作为人类学领域关键词的各种研究,文字浩如烟海。这里只给出几个在法国知识界广为引用的学人:埃米尔·班维尼斯特(Emile Benvenisite,1902-1976):“第二部分:给与取”(Section Ⅱ:Donner et Prendre),《印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