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白慧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惠州。1942年,赴印度留学,1946年毕业,1948年获硕士学位。1951年在孟买蒲那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从印度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任讲师和编辑。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3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首届东方哲学室主任。1984年获印度国际大学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和最高荣誉教授称号。现为哲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兼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南亚学会理事、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顾问、国际印度哲学会执委会委员等职。巫白慧著作繁富,主要有:《印度哲学与佛教》(英文版)、《圣教论》、《印度逻辑史》、《古代和中世纪印度自然哲学》以及刚出版的《印度哲学》;译著有:《〈梨俱吠陀〉梵文哲学诗选》、《〈梨俱吠陀〉梵文美学诗选》、新译《佛所行赞》、新译《大乘二十颂论》。此外,还主编了《梵语读本》、《梵语诗文图解》,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 50年来,巫白慧孜孜不倦,勤奋治学,沉浸于天竺梵学的研究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印度哲学、中印两国的学术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巫白慧曾获得“印度总统奖”,在美国印度学界享有“中国小玄奘”的美誉。巫白慧的印度哲学研究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吠陀—奥义书哲学、佛教哲学和逻辑因明。 吠陀哲学主要探究印度哲学思想的渊源“吠陀经”,特别是《梨俱吠陀》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它虽然是朴素的、非系统的,却也相当丰富而深刻,对后吠陀哲学、宗教派别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巫白慧从历史角度进行考察,认为吠陀哲学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观点,即“永恒的观点”与“非永恒的观点”。前者设定宇宙间存在着一个永恒的精神实在,反映着吠陀唯心主义者的基本思想。后者否认宇宙间有所谓永恒的精神实在,反映着吠陀唯物主义者的基本思想——印度最原始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料。巫白慧认为,印度哲学史的一个特点是:唯心主义哲学在形式上支配着印度哲学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唯物主义只是作为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象而存在;而事实上从印度哲学史的序页起,就有唯心与唯物两种思想的“明争暗斗”。奥义书既是吠陀文献的末尾,又是对吠陀哲学的总结,故又称为“吠檀多”——吠陀的总结。巫白慧认为,奥义书主要对吠陀原人原理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重大的发展,即按原人的哲理内涵提出“原人、梵、我”三位一体的原人即梵、原人即我的新理论体系。伴随着这一理论体系的发展,构建了一系列与梵我相对应的范畴,用以说明梵我幻现的情世间和器世间。 佛教哲学思想从根本上说也是来源于吠陀经和奥义书,虽然它已异化于后者,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宗教哲学体系。巫白慧关于这一部分的研究涉及佛教哲学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佛教辩证法大师龙树的辩证学说,对他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四句逻辑、八不模式、三谛原理,提出新的、比较准确的解释,并用现代辩证法与之相比较。另一方面是佛教的缘起实在论。佛教的小乘和大乘哲学在对经验世界的客观现象的观察中有一个认识论上的共识,即认为世间事物的产生、暂存、衰变、消亡的过程是由因缘所制约的。因缘是佛家关于事物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生相克的普遍规律的特殊表述,类似现代哲学中的关系网络论。 因明学,即从婆罗门传统的正理论衍化出来的佛家逻辑。我国仅有两部由玄奘译的因明经典著作——《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前者尚未发现它的梵文原本,后者的梵文原本则已发现,并附有耆那教逻辑学者撰写的两部诠释,1968年由印度学者校刊、流通。巫白慧从因明沿革出发,着重探究了因明的核心理论“因三相”。根据《因明入正理论》的梵文原本和两部梵文注解,论证了玄奘“因三相”译文的准确性和创造性,从而为我国因明学界澄清了一些因明理论上和文义上的疑问。 巫白慧在印度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一贯特点可以概括为,其一是对印度哲学思想发展的宏观透视。其二,充分体现出穷本溯源的特点。其三,系统而通透的哲学训练使巫白慧往往能抓住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核心。 (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