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目前,药品价格太高、卖得太贵、利润太厚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普遍不满。为此,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毕井泉日前指出,必须积极推进医院管理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铲除药品“虚高”定价的土壤,把“虚高”的药品价格降下来。他指出,我国药品的“虚高”定价有着深刻的体制和社会原因。一是药品生产、批发企业过多过滥,药品生产领域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通治疗药物严重供大于求。我国现有化学制药企业6000多家,有经营权的批发企业更是多达1.6 万家,而美国是世界制药大国,仅有制药企业2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10 余家。二是医院对药品销售的垄断和以药品差价收入补偿医院经费不足的补偿机制。我国90%的药品通过医院销售,而实行医药分业管理的国家,患者凭医生的处方到社会药店买药,医院销售的不足10%。因此,毕司长认为,一是必须实行医药分开,把医院药房分离出来,改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零售企业;二是鼓励药品批发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在全国组建几十个大的药品流通企业,减少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其它药品批发企业,一律改为零售药店,不再从事批发业务;三是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药品的研制开发,关闭、淘汰达不到国家药品生产质量规范的制药企业,促进药品生产实现总量平衡;四是积极推进医药保险制度改革,增强药品消费的约束。 【主持者言】把“药品生产、批发企业过多过滥,药品生产领域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通治疗药物严重供大于求”列为造成当前药价“虚高”的首要原因,这一解释值得商榷。因为按照市场规律,大凡某种产品“过多过滥”、“供过于求”,其结果一定会导致价格的下跌而不是上扬。因此,或许应该倒过来说,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的过多过滥,正是因为在药品生产和销售中有暴利可图。以主持者之见,我国药品的“虚高”,深层原因在于消费的“虚高”而不是生产的“虚高”。因为任何一种“虚高”的供给,其背后一定会有“虚高”的需求在引诱它、支撑它。而我国药品消费的“虚高”,其根子还得挖到旧的公费医疗体制。我们不妨作一个假设:假如所有国民的所有药品消费,统统要由自己掏钱,药品的生产和销售,绝对会回到一种均衡状态而不会再有“虚高”。当然,这只是假设,实际上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医疗保健保险体系是全世界各国都要有的,这是“社会主义”的一条原则,即便是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得不实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过去公家“全包”的做法,提高国民医疗中自费的比例(包括采用“保险”的办法),降低其中的国家福利费用,在两者之间找到一条合适的界线,尽可能地减少人们由于“不花白不花,不开白不开”的心理而导致的乱开药、乱买药行为(要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此外,还有一条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要赋予人们对就医单位的充分的选择权,让医院之间自由竞争,再加上“医药分开”的改革,如此,药价“虚高”的顽症,大抵就可以得以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