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间4月14日,对新浪网公司来说是令其心情复杂的一天。 这一天,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新浪公司(Sian.com)以每股17美元的发行价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挂牌交易。开盘后即升至22美元左右,当日收报于20美元上下,较发行价上涨22%。交易第一天的最高价曾达29美元。 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们终于稍许松了口气,就在一天前,公司已经完成了IPO时,北京新浪仍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由于此次新浪上市受国内政策的强力影响,北京新浪认为只要没有正式挂牌交易,任何变数都是可能存在的。 另一方面,新浪上市的时机非常不理想。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 纳斯达克股市便出现成立29年来鲜有的大幅调整。截止到上周五(4 月14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较今年3月10日创下的5,048点的收盘记录重挫了32%。新浪正是在这一天全球出现科技股抛售风潮之际上市的。 股市试金石 不少国际大媒体对于这一事件给予了报道。路透社报道说,分析人士认为,新浪网公司的上市,对跟中国有关的互联网公司在股市的接受程度是一个测试,同时也是在纳斯达克指数星期三再次重挫之后对美国股民投资意向的测试。 从这个角度来说,至少从新浪上市第一天的反应来看,投资者给予的待遇并不算薄。但如果放到时间长河段中来看,新浪的命运颇为不济。新浪最早准备上市是在去年6、7月间,适逢中华网在纳斯达克上市。中华网不仅创下了互联网公司IPO 超额认购和交易第一天股价擢升的一个纪录,而且也让国内看到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概念网络股的热情和预期。将中华网和新浪网的业绩在当时作一个比较,如果新浪得以在同一时间上市,可以判断其股价至少应超过中华网一倍。中华网当时共发行420万股普通股,每股最后定价为20美元,共筹集资金8400万美元。 新浪此次共发行400万股普通股,定价17美元,筹资6800万美元。 事实上,新浪自去年6、7月份开始筹划上市以来,公司的内外部都发生了很多变故。公司也因此经历了长达9个多月的“禁言期”。去年9月发生高层管理人员“政变”之后的新浪,于去年年底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进入“秘密招股”阶段,便又陷入和中国有关主管部门的协调“修正”中。 今年3月,“干净剥离”了国内ICP资产和业务的新浪终于经信息产业部批准放行上市。经记者了解,此前,信息产业部要求新浪网修改招股说明书的主要部分是,上市公司与剥离出来的国内ICP 公司“北京新浪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之间的一系列商业协议,以确保国内ICP 与上市公司不会形成任何实质上的股权或资产关系。 中国可能错过股市网络热 美国《商业周刊》在4月17 日最新一期杂志中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错过了股市网络热?”的文章。文章称,尽管新浪最终获得了中国政府的绿灯,但这次批准对于新浪网来说太晚了。美国股市抛售科技股严重打击亚洲新兴的网络股市的同时,投资者听到北京还有令人不安的消息——中国信息产业部对于网络公司海外上市有严格限制,网络公司在上市之前必须撇开国内业务。 经记者了解,新浪这次IPO路演的确不尽人意。 纳斯达克股指暴跌固然是影响投资者信心的一个原因,但更令投资者不理解的是,在新浪的招股说明书里,为什么要把对他们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国内ICP 业务剥离出去。路演团为此不得不一遍遍地向不同的投资者解释他们以前很少遇到过的这种情形。投资者无法理解一个上市公司竟然不把公司最好的部分拿来上市,在他们看来,这就失去了上市的意义。 如此看,新浪上市后虽然没有当年中华网开盘即冲到60美元,交易第一天便突破100美元大关的盛况, 但能在大盘如此不好的情况下仍有22%的涨幅,业绩还算不错。 但美《商业周刊》就认为,如果目前的科技股抛售浪潮意味着网络股泡沫的破灭,北京也许要对自己的严格控制手段感到懊悔。文章说,亚洲的网络公司比美国的同行处境更加困难。 美国的网上华尔街(TheStreet.com)已经建立自己的稳固阵地并有了收入,而亚洲的多数网络公司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经营范围。 当美国科技股由于微软公司的官司受到影响时,亚洲网络股总是比美国市场跌得更惨。中华网股价从2月中旬算起已经下跌60%。 李泽楷的香港盈科数码动力市值亦下跌了170亿美元,李嘉诚的tom.com 下跌50%以上。 《商业周刊》认为,这种气氛使中国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更加困难。为了海外上市,它们忍痛被迫一分为二。海外投资者买的只是在加勒比海避税港注册的那一部分。后者只拥有公司的牌子和软件;而公司的收入则主要来自在中国的那一半。 “多数投资者并不清楚中国网络用户如何支付。更重要的是,不透明的决策过程使人无法预测北京的下一动作。官僚机构可能增加新的限制。”《商业周刊》评论道。但是,多数投资者似乎愿意下水,因为“中国很大”。 但“中国再大”,如果不遵从网络公司本身和资本市场的规则,投资者的耐心总是有一个限度的。 (原载《财经》杂志e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