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为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中央银行积极地推进了一系列松动货币政策的措施。在灵活运用利率杠杆、积极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同时,1998年3月,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做出了重大改革, 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仍然高居不下。与此同时,国内货币供应总量增长仍然趋缓,国内消费和投资也未全面启动。 为进一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除了目前金融界普遍认为的一些流行观点外,如何促使金融机构合理运用其超额准备金并实施有效监管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尝试从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的运行现状出发,考察其与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总量的关系,并就央行如何加强对超额准备金的调控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与货币乘数和货币总量之间的关系 1.超额准备金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可以直接增加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总量,但基础货币如何转化为货币供应总量,还取决于金融机构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情况和企事业单位个人持有流通中现金的意愿。其中,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持有流通中现金的意愿是货币当局难以控制的。而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越高,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就越少,向全社会提供的流通货币也就越少。相应地,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也减弱了,因此,央行对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运作进行调节,是中央银行调控存款扩张过程的重要手段。 由于存款扩张效应主要是通过存款货币银行来实现的,从人民银行公布的有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存款货币银行的“对非金融部门负债”占M2的83%(根据1998年12月数据)。因此,实际上,存款货币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基本上代表了整个金融系统的超额储备水平。具体来看,存款货币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储备资产中的“在人行存款”和“库存现金”之和与其负债中的“对非金融部门负债”的比率(不考虑债券等其他准备金较强的资产的储备功能)。表1具体显示了1996年-1998年我国存款货币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 另外,我们对存款货币银行中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只有占比较小的其他商业银行和城市及农村信用社的准备金率略微偏离平均水平(如表2所示)。因此, 可以总体上认为存款货币银行的内部差异不足以影响其平均超额准备金率的合理性。 2.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总量 存款扩张的程度可以用货币乘数的大小来衡量。在表3中, 笔者根据近年来人民银行有关统计数据,测算出了我国1996年到1998年的货币乘数。 表1 1996年-1998年我国存款货币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单位:亿元 (1)(2) (1)/(2) 时间在人行存款+对非金融部门 超额准备金率 库存现金 负债 96.127149.3 61715.7 11.6% 97.127131.5 75309.9 9.5% 98.128075.6 86627.8 9.3%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表2 1996年-1998 年超额准备金率与各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的比较 国有其他农村城市 超额准银行银行信用社 信用社 时间 备金率(70%)* (8%)(14%)(7%) 1996.1211.6%11% 12% 9% 6.5% 1997.129.5% 8% 18.5%8.1%5.6% 1998.9 6.7% 7% 14.9%8.1%5.6% *:括号内数字为各类金融机构对非金融部门负债的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通过表1和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我国超额准备金率的不断下降,货币乘数逐步放大,即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反比例关系。 表3 1996年-1998年我国的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流通中货币乘数= 时间 货币+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M2 M2/基础 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货币 1996.12 26255.7 76094.92.90 1997.12 29829.3 90995.33.21 1998.12 30475.4 104498.5 3.43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假设基础货币的总量和结构不变,即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完全是由于金融机构存款扩张强化的结果,根据存款货币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计算公式,通过求导,就可以计算出对非金融部门负债(M2的主要部分)对超额准备金率的弹性数值为-1。据此推算, 若央行保持当时的基础货币总量和结构不变,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只需下降0.93个百分点(1998年12月数据),存款货币银行对非金融部门负债就可上升10个百分点,全社会就会增加超过1000亿元的购买力。也就是说,中央银行不用增加基础货币,只要强化银行的中介功能就可增加货币乘数,从而增加全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