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和加入世贸组织(WTO)谈判步伐的加快,外资纷纷进入我国零售业,抢占我国的零售市场,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的效应评析和对策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的积极作用评价 我国零售业的对外开放开始于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等6个城市和经济特区中试点1-2家,迄今为止,国家正式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零售企业有18家,加上一批由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审批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零售企业,目前投资建设和相继开业的合资、合作零售企业已超过200家。1995年起对外开放连锁经营形式,批准荷兰、日本两家外商在北京进行连锁商业试点等。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对我国零售业现代化和规模化进程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了我国零售业对规模化和现代化的认识。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使我国零售业可以直观地、全面地随时观察到其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加深了对零售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的认识:(1)零售店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必须考虑投资回报率,考虑市场吸引力条件和业态本身的先进性与市场的适应性。(2)零售业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软件的现代化,即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和严格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等。(3)大型百货公司不是零售业规模发展唯一的选择业态与趋势,超级市场和其他小型零售店也可以通过连锁的方式走向规模化。(4)超级市场销售方式的普遍适应性使它同样也能大型化。 2、弥补了零售业建设资金不足,带动了我国零售业建设投资。改革2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零售业的发展受资金短缺的制约,资金的短缺不仅表现在流动资金的不足,而且表现在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不足上。长期以来“先生产,后生活,再商业”,形成了零售业店堂狭小,门面陈旧,有些连正常的维持周转都不可能,更谈不上扩大规模,国家投入零售业建设资金有限。零售业资金的短缺也严重制约着零售业的发展,影响零售业的就业。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零售业建设资金的不足,从而带动了国家对零售业建设的投资。 3、带来了国外零售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不仅带来了资金,而且带来了国外零售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外商在我国开设的许多大型零售企业,为我国的许多同行提供了学习国外零售业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的对象。我国的零售业可在本土大量地、直接地、较全面地接触到世界零售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并从中吸取有用的知识,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而不需要零碎地、间接地、花较长时间和较大代价去总结人家早已有过的经验教训。借鉴国际零售业成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有可能使中国的零售业在现代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进程中,走得更成熟和更快一些。 4、满足了我国人们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内生产的商品总量增加的同时,国外各种名牌商品的大量进入,满足了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现在我国市场上几乎有世界上所有的名牌商品,大到五金、家电、电脑、轿车,小到食品、服装、化妆品等消费品。这种状况得益于零售业的对外开放。二是中外商品的竞争促使国内厂家提高商品质量,促使商业零售企业改善服务,同时竞争也使得商品价格下降,使商品价格稳定在广大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水平。 5、有利于我国零售企业转变观念和经营机制。外资零售企业,以其先进的业态、标准的规模和科学化的经营管理,以及种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竞争手段,在短期内就取得很大的市场轰动和发展效应,对我国同行形成了很大的竞争。这也是当初吸引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的初衷之一,让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形成一种竞争的格局,改变我国多少年来零售业格局不变,观点不变,经营方式不变的状况。目前,我国零售企业在来自国际零售集团的强大竞争的压力之下,虽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规模、技术、管理、观念上确实存在一些差距,但它们已开始转变观念和经营机制,拟定发展对策,迎接挑战与竞争。 6、促进了我国零售业本身的现代化。根据我国目前的政策,外国零售业不能单独在我国建立独资企业,必须是合资或合作企业。外国在我国设立零售企业,中方往往占大部分股份。通过这种合资与合作的形式,使中方企业直接进入了现代化零售企业的操作和经营管理过程。以资产的角度看这些企业,它们还应属于我国的零售企业,因此随着这类企业的不断增多与发展,外国的零售企业已和我国的零售企业融为一体,从而通过资金和管理的引进,促进了我国零售业向现代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二、外资进入我国民族零售业的冲击度分析 尽管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是以合资与合作的形式,客观上已成为我国零售业的一部分,但毕竟对民族零售业形成巨大的冲击。对这种冲击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对我国零售业的现代化发展方式和民族商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1、中外双方竞争实力差距较大。目前在我国零售业中,如果把中资和外资企业的资金实力和总体规模大小暂且放在一边,我们发现双方之间的竞争不是一个等量级的竞争。以目前最集中也最激烈的中外超市之间的竞争来说,双方之间实力悬殊甚大。比如,中方超市其规模一般都在500平方米,外方超市一般都在4000平方米以上;中方超市商品品种一般在3500~5000种左右,外方超市一般在10000种以上;中方超市的市场辐射范围在2~3公里,外方超市的市场辐射范围一般在10公里以上。在价格这个最敏感最直接的竞争方面,有一份调查资料更能说明中外超市之间的差距。据对上海几家中外大型连锁超市公司的调查,联华超市的价格比市场平均价低3%;华联超市低5%;日本八佰伴南方商城在开业时比平均市场价低10%,正常时回落到8%;家乐福在开业时,比市场平均价低15%,正常时回落到10%;德国麦德龙有的商品(相当一部分)甚至比市场平均价低30~40%。以上对比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双方的竞争为不等量级竞争,不是同一个级别的竞争对我国民族零售业的冲击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