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期在关于拉动需求的讨论中,有些经济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大规模推进固定资产更新”、“用财政贴息方式启动技改投资”一类的建设。但是,第一线的实践者——企业和银行,并未积极响应;对于他们来说,靠加大负债来实施技改,靠倾斜贷款来推动技改,教训已经足够多了。 “不改造是等死,改造是找死”,这句话一方面含有戏谑、夸张的成分,另一方面却是许多企业惨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所揭示的财务原理是:高资产负债率的企业已经身陷巨大的财务风险,不增加权益资本而继续负债投资(不管是技改、改扩张还是新建),风险就将变为危机。 一、东亚金融危机的启示之一,是企业负债确实有警戒线 国际上对于资产负债率有着约定俗成的衡量标准,一般认为低于50%是稳健的,达到70%则蕴含着较大的风险。我国国有企业长期在高负债率下经营,过去有些人认为这并不可怕,理由是日本和韩国的企业也在高负债运行。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这一论点明显站不住脚了。 1996年底,韩国全部制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76%,其中最大的30家财阀为79.5%,导致了一年后纷纷破产;日本制造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67.4%(1995年底),后果是利润低微,银行惜贷,设备投资下降,经济长期不景气;台湾制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46.1%(1995年底),比欧美一般水平更低,因此在东亚经济危机中仍能维持适度增长。 看来,企业负债确实有警戒线。保持高负债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规模不断扩张,扩张一旦受阻,轻者出现支付危机,重者崩溃。这道理和老鼠会、金字塔式的集资游戏是类似的。 二、国有工业企业(与国际接轨的)资产负债率过高 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合计54063.9亿元,负债合计35648.3亿元,由此可计算出资产负债率为66%。但是这个数字包含了太多的中国特色,要和国外状况对比,还需作一些调整。 首先,按原价计算,全部固定资产36308.6亿元中,生产经营用的为28683.9亿元,也就是说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从幼儿园到火葬场)占21%。注意到在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中固定资产占一半略多,扣除掉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之后,资产负债率为74%,提升8个百分点。 其次,国有企业的一些应收账款明知已成坏账。为了账面好看,却长期不予冲销,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资产总额还应再打折扣。 另一方面,一些隐性负债却没有记入平衡表,明显的就是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这就是说,负债总额倒是大打了折扣的。 后两项内容的统计和计量都比较困难,无法准确测算它们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是多少个百分点。粗略估计,计入这两个因素之后,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比金融危机前的韩国制造业只高不低,至少是接近80%。 三、国有工业企业的清偿能力已到极限 如果说对于国有工业企业的真实资产负债率还存有争议的话,那么对于它们的债务清偿能力已不必有任何怀疑:从总体上不能支付到期债务,已经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利息备付率是国际上判断清偿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指缴所得税和支付利息前的利润总额与利息的比值;债权方一般要求借款人的利息备付率应保持为4:1,如果低于2:1,说明付息能力有问题。1998年国有工业企业利息支出1097.1亿元,利润总额101.1亿元,由此可知利息备付率仅为1.09,已经无可再低。 实际上,由于综合折旧率已从1994年的7.2%降下来了约3个百分点(见前文《税负增加,利润减少,折旧率下降》),这意味着企业少提折旧约1100亿元左右,所以目前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仍为正数完全是假象。换句话说,真实的利息付率早就小于1,总体上的债务清偿危机已经支付利息。至于本金的偿还,只能拖一天是一天了。 四、要扩大技改投资,就必须扩充权益资本 国有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肯定稍逊于日本、韩国的民营企业,而实际的资产负债率却高于日、韩两国,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长期勉力维持,实属不易。但是要想大规模地推进技改投资,从整体上看,首先必须大力扩充企业的权益资本,使其增资减债,否则不可能实现合理融资。 过去的投资管理中,允许企业“自有资金占30%”就可以上项目,这其实是诱导负债率高的企业往绝路上走。设想某企业有3亿元资产,资产负债率80%,要投资一个2亿元的项目;“自有资金占30%”,无非是要求企业能拿出0.6亿元的现金来投资,这一点企业未必办不到;但是在没有新增权益资本的情况下,企业实际上至少净增1.4亿元负债,项目建成后其资产负债率上升为 (2.4亿+1.4亿)/(3亿+1.4亿)=86.4% 所以,离开企业的财务状况去奢谈技改的重要性是毫无意义的,更不能离开企业的负债情况去谈论“自有资金”。当务之急是解决企业权益资本比例过低的问题。 五、应该象对待外资企业那样,重视国有企业的财务稳定性 不仅大量老企业面临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险境,许多新建、在建项目(企业),也同样存在权益资本严重不足的现象。竣工投产之日就是发生债务危机之时,正是这些项目(企业)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