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5—1597(2000)03—0008—13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陈云同志从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有过比较长期和比较深入的思考。我1981年至1985年担任陈云同志的秘书,由于那几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由酝酿到实行、由农村到城市、由局部到全面逐步展开的时期,因此使我有机会就近观察和了解陈云同志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下面,仅就我记忆所及和个人理解,谈一点有关情况和学习体会,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诞辰95周年,也供经济学界和党史国史界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参考。 关于“在计划经济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问题的提出 在我被调到陈云同志那里工作之前,就听说过“在计划经济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这一提法,而且知道这是由陈云同志首先提出的。例如,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李先念同志就是根据陈云同志的意见, 在讲话中指出:“在我们的整个国民经济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注:《李先念文选》,第372页。 )1981年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也是根据陈云同志的意见,写上了:“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注:《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841页。)然而, 他曾就这一问题专门写过一份2000余字共6条的提纲, 却是在我调到他身边工作将近一年之后才知道的。 那是1982年5月的一天,陈云同志叫我到他办公室, 把几张写满铅笔字的便条交给我,说这是他过去写的一个提纲,原来打算把它写成一篇东西,但现在没有精力写下去了,要我拿去收起来。我回去一看,讲的是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便一口气看完。我看后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当时理论界、经济学界正在讨论这个问题,但还没有看到哪篇文章论述得像这份提纲这样透彻,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像这份提纲这样好。我想,这么重要的东西不能压在我手里,要想办法把它发表出来,让它发挥作用。那时,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正在编辑《陈云文选》,我便把复印件送给他们。他们经过研究,决定把它拿到中央文献研究室专门发表党和国家领导人文稿的刊物《文献和研究》7月出版的第5期上发表,题目就拟为《计划与市场问题》。中央文献研究室刚好在编辑《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书,于是又决定把它收到那本书里。发表前,编辑部门要求注明文稿的写作时间,我问陈云同志,他说记不清了,反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写的。根据这一线索,我由那几张便条中夹着的一张也被用来当稿纸的台历判定,写作时间为1979年3月8日。后来听说,陈云同志在1979年初曾在小范围里讲过他这份提纲的意思,当时的中办研究室还在有关同志中作过传达。 这份提纲是我所知道的最早的以文字形式论述要在计划经济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文献,发表以后,果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注意和强烈反响。一位经济学家在文章中写道: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讨论的最初的重要文献。这篇重要文献,从一个重要方面,剖析了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注:《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第376页。) 最近几年,我又从一些书刊中得知,李先念同志早在1979年2 月22日听取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汇报时就说,他同陈云同志谈过在计划经济前提下搞点市场经济作为补充的问题。他们的意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是个补充,不是小补充,而是大补充。”(注:苏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57~58页。)显然,这比陈云同志写那份提纲又早了一些时间。另外,李先念在1978年9 月国务院务虚会上作总结讲话时说了一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句话虽然在会后印发的文件中没有写上,但当时在场的人听到了,而且记了下来,作了传达。有人写文章说:这个话“显然是从陈云1956年的三为主、三为辅脱胎而来的”。(注:《百年潮》1998年第2期,第2页。)据我分析,这个话本身就是由陈云同志提出、通过李先念同志讲出来的。由此判断,陈云同志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一概念的时间,比他写那份提纲至少要早6个月。 当然,正如前面所说,陈云同志对于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思考,早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例如,他曾在1954年一次各大区负责人会议上讲到中国工业化特点时说:“资本主义在盲目中依靠自然调节,能够相当地按比例发展;我们说按比例发展,是从长时间来算的;从短期看,只是力求建设与消费, 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脱节不要太远而已。 ”1956年,陈云同志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后出现的新情况,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个体经营为辅,计划生产为主、自由生产为辅,国家市场为主、自由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改革构想。这一构想虽然当时未能付诸实施,但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挥了作用。正如1981年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陈云同志的这个意见对于当前的改革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注:《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029页。)不同的是,在50年代,陈云同志用的是“自由生产”、“自由市场”这样的概念,而在70年代末用的是“市场调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