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623(1999)05—0021—05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江南的胜利推进,新中国的建立即在眼前,那么,如何着手建设这个久经战争创伤的大国,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讨。作为当时党和国家最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刘少奇当然不会例外,他有着较为系统的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本文拟就刘少奇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作一粗浅的探讨。 刘少奇早在1948年6 月份即提出党内报告提纲《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在1948年9 月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又作了《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建设问题》的报告,随后12月25日,又在华北财经委员会的会议上作了题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方针与问题》的报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建国后新中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 一、战略目的 刘少奇认为过渡时期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刘少奇从1921年春至1922年夏在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他系统学习并考察了苏联十月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从此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并开始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问题进行思考。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世界许多先进国家比起来还很落后,全国人民急切需要提高生活水平,盼望过上富裕和有文化的生活。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状况。1923年8月,刘少奇提出, “我们抱定社会主义的思想,干这种改造社会的事业”,首先夺取政权,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取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进而实现“在产业公有制底下以极大的速力发展实业,减少人类所受自然的压迫”[1]。这表明, 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应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是刘少奇对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任务的最初表述。 刘少奇对社会主义进一步的构想是在40年代后期。1949年2月8日,他在《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方针与问题》报告中指出,经济问题已不是宣传问题,而是“议事日程上的问题”,“发展经济,是一切斗争的终极目的”。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和广大饱经战争磨难的穷苦人民,刘少奇明确指出:“直到现在,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世界许多先进国家比较起来,还是很低的。他们还很穷困,他们迫切地需要提高生活水平,过富裕的和有文化的生活。这是全国最大多数人民最大的要求和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力求实现的最基本的任务。”那么,“怎样才能使中国劳动人民从穷困、痛苦和被侮辱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并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能够过富裕的和有文化的生活呢?这就必须做好两件最基本的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推翻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地主、官僚、买办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实现中国的独立,统一中国,肃清土匪,保障国内的和平,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土地改革及其他各种民主改革,消灭地主阶级及其他一切封建残余势力,从而在城市和农村解放已有的生产力”。第一件事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已经基本上做好了,未完的工作在不久的以后也可以完成”。“第二件事情,就是利用已经建立并且巩固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主要的工具,并利用其他各种条件,配合各方面的努力,来发展一切有益于人民的生产及其他经济事业……这就是使中国逐步地走向工业化和电气化。只有工业化和电气化,才能建立中国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只有逐步地做好这件事情,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近代化的生产事业及其他经济事业,才能使中国人民逐步地提高生活水平,能够过富裕的和有文化的生活”[2]。可见,刘少奇有关我国经济建设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也是非常正确的。 为了建设和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刘少奇反复重申,经济建设已成为我们国家和人民的中心任务,一切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于建国后发生的一些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批判运动,刘少奇的态度是消极的,只要有机会,他就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即便在1962年,毛泽东提出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刘少奇仍然果断地建议“不要因强调阶级斗争而放松经济工作,应继续把经济调整工作放在第一位”。可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刘少奇一惯的主张。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后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主要是毛泽东犯了“左”倾错误,混淆了目的与形式的关系,为公有制而公有制,脱离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实际,盲目追求所有制形式的“大”和“公”,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而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提高,没有能够按照刘少奇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思路走下去,结果导致了三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以及以后几十年的缓慢发展。实则使中国人民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使我国从经济实力上看,一直位于世界贫困国家之列。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正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的国民经济“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3],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4]。 正是由于明确了这个首要目的,改革开放2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实践证明,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搞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首要的目的。 二、战略方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国家工业化,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众所周知,当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站立起来时,她所面临的是积贫积弱的国内条件和战争威胁与经济封锁同时并存的非常险恶的国际环境。这种情况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是比许多国家在发展起步时更为困难的初始条件。这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时党的中心任务。刘少奇早在1948年9月三大战役即将开始的历史时刻, 就具体地提出和论述了党的任务应从革命战争向经济建设转变。这一点当时已成为全党的共识。毛泽东、周恩来等也讲过,但对这个问题讲得最多、强调得最突出的则是刘少奇。为了国家的自强自立,工业化自然成为至高无尚的中心目标,正如刘少奇分析的,中国劳动人民穷困的一个原因,是中国近代化的机器工业、运输业和农业还很少,在国民经济中90%左右还是手工业和个体农业,在运输业中,绝大多数是人畜力和木船运输。和机器工业比较起来,它们的生产力很低,耗费劳动力很大,不能生产出大量的物质资财来供人民享受。因而只有工业化和电气化,才能建立中国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国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