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964(1999)04-0108-05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在前苏联逐步形成的一种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相抗衡的发展模式。二战后,随着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国际形势的缓和,特别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建立在强化计划、排斥市场基础上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渐渐失去了存在的历史合理性,改革被历史地提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日程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八大前后到十五大,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进行了三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最终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式渐进改革之路,开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在这三次改革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认真地总结这些经验教训,不仅能使人们了解中国改革艰难曲折的历程,而且可以坚定人们对改革必胜的信念。 一、改革尝试:1956-1958 50年代中期,当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一方面由于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束缚下,“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被自给自足、小产生、无足轻重的国际合作、鼠目寸光的政策和经济上的分离主义的毒瘤所吞蚀”[1];另一方面,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因为全面仿效苏联模式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工业生产的增长比农业快将近五倍。[2]在高投资率的政策下,全国重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率达25.4%,轻工业只有12.9%,农业则只有4.5%。[3]这两方面的原因促使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有了较早的认识。1956年4月,以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为契机,毛泽东及时地把改革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历史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他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鉴。”[4]“建立了重工业,丢了人民,这是不成的。”[5]在如何变革苏联发展模式的问题上,1956-1958年期间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是八大前后,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逐渐突破;另一种主张是1958年提出的“大跃进”超前型发展战略。这两种主张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直接从体制内改革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最初尝试。 1956年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对“一五”计划造成的一大堆政治、社会尤其是经济问题,围绕着“二五”计划的制定,我党在所有制、经济管理体制、发展战略等方面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开始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 在所有制方面,毛泽东提出了“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著名论断。针对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仍然存在的地下工厂问题,毛泽东明确表示:“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20年不没收。华侨投资20年,100年不要没收。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6]他还进一步指出:“急于国有化,不利于生产。”[7]把私人经济和外资经济纳入社会主义所有制体系范畴,说明了当时我们党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开放性,与苏联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改革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8]在这个改革思想的指导下,1956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1957年,陈云又代表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决定》、《关于改革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和《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上述四个文件具体规划了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上是一次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9] 在发展战略方面,鉴于苏联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教训,提出了农、轻、重按比例综合发展和以经济建设为主、国防建设为辅的指导性原则。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阐明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指出这条路就是“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即“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10]这些宝贵的思想为后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提出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源点。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党的发展思维是开放的,多次强调了要学习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外国历史经验,相对于苏联发展中的封闭性而言,这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应该说,在改革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最初尝试中,我党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却不能据此认为这种尝试的历史结果和逻辑终点必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曾仿效列宁把这些最初的尝试称为中国的新经济政策,然而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中蕴含着许多内在的冲突和矛盾,做为一种二元经济模式,其结果同样必须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1]50年代,中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的认识仍然沿用苏共十八大的标准,即一是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二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70%。在这种认识下,改革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最初尝试,只能是拖着旧模式的影子来改革,而不可能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