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国共内战、国民党兵败退据台湾以来,整整50年了。其中两蒋时期近40年,李登辉时期10余年,两岸迄今未正式结束敌对状态。海峡上空风云变幻,时雨时晴,阴云常在,从未出现过持续、稳定的晴空。尤其是自李登辉主政台湾以来的10余年,形势更有愈来愈险恶之势。统乎独乎?和乎战乎?势必作出选择。笔者认为,统则必和,独则必战。但愿两岸得以化干戈为玉帛,此乃两岸中国人之大幸,更将有利于台湾的发展。以下拟联系台湾岛内政局,就两岸50年来的关系及现在和未来发展发表一点看法。 一、过去“怎么看?” 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三个时期的内政及其大陆政策和个人,各有不同特点,我们应有实事求是的评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根据国际法中政府继承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原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并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在此前后,国民党率部分党政军人员退据台湾,拒不接受和谈条件。与此同时,发布了戒严令,封闭了台湾全省,实行军事管制,限制出入境。从此开始了两岸迄今长达50年的僵持对立局面。 就台湾岛内部来说,这50年经历了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各有不同特点: 蒋介石时期,进行了以巩固蒋氏在台统治为中心内容的第一次政经改造运动。1950年7月, 国民党中常会临时会议通过《中国国民党改造案》,并根据这个改造案将一些异己的党政元老、军事将领、派系首脑人物等排挤出决策圈,继而整顿各级组织,进行党员登记、发展新党员,培植起一批拥护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新实力派。与此同时,还在经济上整顿财政,改革币制,稳定物价,特别是接受了大陆时期忽视农民利益的教训,实行了农地改革,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这样,就建立了以蒋氏父子为核心的对国民党的绝对控制权,奠定了国民党在台湾实行专制独裁长达数十年的统治基础。 因为战争状态没有结束,这个时期祖国大陆对台湾的基本政策是武力解放台湾,也不排除在某种可能条件下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同一时期内,国民党的大陆政策主调则是“确保台湾,反攻大陆”。先是配合朝鲜战争和美国对大陆采取“围堵”政策,叫嚷什么“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继而随着幻想破灭,又将“反攻大陆”改为“光复大陆”,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反共方针。实际上已开始转向长期打算,注重经营和建设台湾。 蒋经国时期,进行了“革新保台”和“扎根台湾”为中心内容的第二次政经改造运动。蒋经国是在蒋介石去世的前三年即1972年出任“行政院长”的,实际上已开始接班。从这个时候起,他面对“外交”溃败,社会矛盾上升,内忧外患齐来的局面,为“求变求存”而不得不调整内部政策,提出所谓“新人新政”的方针。其主要做法是推进“本土化”,起用新人,往下扎根。重点抓经济建设,除继续推进已有的“四年经建计划”外,又提出“六年经建计划”,推动“十大经济建设”和“十二大经济建设”项目。主政期间,大量拔擢地方人士和社会精英,吸收了许多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诸如李登辉、李国鼎、孙运璇、蒋彦士等所谓“技术型官僚”,都是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以后吸收和录用的。这样,就使得省籍矛盾与官民矛盾有所缓和,蒋经国的个人权力地位也因而得到巩固与强化。 这个时期,祖国大陆的对台政策,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变化,已明确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而国民党同一时期的大陆政策,则相应地调整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双方都不再强调武力了。在大陆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党虽曾一度跃跃欲试,甚至有过“挥师北伐”的幻想,但始终未敢轻举妄动。这个期间,国民党基本上是严守阵地,静观待变,除了派遣少股特务干扰破坏大陆外,没有明显的实际军事行动。从整体上说,台湾在这个时期的军费已较蒋介石时期大幅降低。 李登辉时期,进行了“本土化”和所谓以“政党政治”为中心内容的第三次政经改造运动。1988年元月13日,蒋经国去世,李登辉接掌党政军大权。从1990年至1997年,先后进行了四次“修宪”,包括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除临时条款”;“总统”由台湾地区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冻结台湾“省长”、“省议会”选举,虚化“台湾省政府”功能等。经过历次“宪政改革”,1949年以前在大陆时期产生的“中央民意代表”全部退职,“国民大会”、“立法院”等机构的代表全部在台湾地区选举产生,“总统”、“直辖市长”及地方县市长亦均由所在地区民众选举产生。与此同时,修改所谓“刑法”、“国安法”,取消“党禁”,使大批境外“台独”分子得以返台,使以“台湾独立建国”为诉求的台湾民主进步党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台湾岛内仅次于国民党的第二大政党。在1997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中,该党获得了空前胜利,得票率第一次超过国民党,赢得了全岛23个县市长席位中的12个。 台湾岛内政局的这种发展趋势,显然并不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和两岸关系的改善。李登辉这第三次政经改造运动所形成的大陆政策,是对祖国大陆和平统一方针的严重挑战。本来,港澳问题是在这个时期内按“一国两制”原则解决的,应该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某种启示和促进作用;而相反,却使李登辉为代表的分离主义势力有一种恐惧感和紧迫感,从而加快了分裂祖国的步伐,尽管李登辉分裂主义的真面目一开始还隐蔽较深,但仍时有表露,如果把他上台后一年多的言论加以剖析,就可以大体归结为四个字:“一纲三目”。一纲,就是追求“独立的国际人格”。三目是,对内,加速“台湾政权台湾化”;对外,大搞“金钱务实外交”;对大陆,强调“对等政治实体”。显然早就包藏祸心,不过仍有许多迷惑和掩人耳目的词句。如今,李登辉继“七块论”,即把中国分成七大块后,又提出两岸是“国与国关系”或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所有的伪装都剥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