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的研究,关涉中国统一大业,所以多为史家所重。然而现有的成果,在祖国统一的整体思维取向下,多着眼于台海两岸关系的研究,而忽视了两岸在第三地香港的互动。事实上,香港与两岸素有渊源,在国家处于分裂的现实背景下,较之台海间单一的、表层的军事冲突与政治对抗,两岸在港关系更具深层利益角逐、情感仇视和意识形态尖锐对立诸特征,应视作两岸关系史的主体内容之一,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本文即拟从历史角度,选取50年代两岸政权建立或重组后各自寻求稳定、巩固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段,对两岸在港关系互动作一初步探讨,以期立足香港考察两岸关系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趋势,或有裨益。 一、50年代前半期:物资与人心的争夺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共产党建政大陆。两岸分离,两岸关系遂为发端。香港因其与两岸关系久远而介入其间,成为早期两岸斗争的主战场。触发50年代两岸在港争夺的关键,固有情感仇视和意识形态对立的内在动因,更直接的则是对前国民政府在港遗产的继承权之争。国民党主政大陆时期,曾在香港多设政府经济金融机构和物业代理部门。据统计,到1949年底,计有航空、航运、银行、交通、外贸等机构29个,资产净值在2.43亿港元。其中最重要者为垄断中国航空事业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两航”)。包括83架飞机及大量重要器材。其中仅中国航空公司资产净值达9.9千万港元。其他较为重要的还有招商局轮船公司香港分公司,资产净值1.28千万港元;交通部港九材料购运处,资产净值9百万港元;资源委员会贸易处事务所,资产净值3.26千万港元;中国纺织公司贸易处,资产净值4.54千万港元。(注:《接收港九台湾当局机构工作总结》(草稿),转引自刘晶芳:《接收香港台湾当局机构和资产述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1期。)另据1950年原国民政府驻港两广外交特派员郭德华披露,国民党在退台前夕,曾将大量的物资抢运到香港,仅交通部物资,总价值就在4千万港元以上。(注:《中央日报》(台湾),1950年1月8日。) 如此之多的物资对于两党政权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共产党建国之初,为了振兴经济,打破国际帝国主义封锁禁运与军事威胁,确立其当前的核心任务是恢复经济生产。因此,接收旧政权遗产,集中现有物资,使之为我所用,显得尤为迫切。与此同时,国民党也需要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迅速建立台湾经济基础,以对抗共产党“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政治军事威胁,加强自保战略。因此,香港滞留的大量物资成为两岸恢复和重建经济基础的急切之需。围绕在港物资的争夺,遂首当其冲地成为初期两岸在港关系的重要内容。 50年代前期两岸在港物资争夺大致有如下几次:1949年11月—1952年10月对“两航”资产的争夺;1950年1月对招商局13艘起义轮船的争夺;1950年6月—1952年6月对原广东省水产局5艘渔船的争夺;1951年2-4月对万吨级油轮“永灏号”的争夺;等等。其中尤以两岸对“两航”资产的争夺最为引人注目的,也最能反映两岸在港资产争夺的全貌。 1949年11月9日,“两航”员工4000余人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引导下宣布起义,驾机12架飞回大陆,是为两航资产争夺的导因。国民党原为不使飞机落入共产党手中,才将其运抵香港,借助港英庇护。但未料会产生此种变故。是以消息传出,令国民党大为震惊。当局检讨策略,不但深感“正当政府处境极端困难,交通工具极端缺乏之际,十余架飞机损失,固然是一件极为痛心的事”,同时也幡然意识到在港资产受到“共党勾引”的危险所在。(注:《中央日报》(台湾),1949年11月14日。)因此,次日,台湾当局迅速作出应变,一面指示“两广外交特派员”郭德华谒见港督提请协助,一面又派“外交部长”叶公超、“交通部长”端木杰赶赴香港,“尽可能争取‘两航’在港员工、飞机和设备,使其短期内继续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注:《中央日报》(台湾),1949年11月14日。)。与此同时,大陆获益匪浅,也意识到利益攸关,遂于12日正式接受起义,并宣告原属国民党资本的“两航”资产,现已正式成为中国人民的资产,呼吁“鉴于香港环境特殊,‘两航’员工应即负起保护人民财产的神圣任务”(注:《香港与中国——历史文献资料汇编》(第一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年,第15页。)。两航资产争夺拉开序幕。 与中共相比,台湾当局采取的措施更积极、主动和直接。叶公超与端木杰抵港后,迅速取得港督葛量洪冻结“两航”资产的承诺。16日,“两航”亲国民党人士沈德燮、戴安国两人出面重组“两航”公司,甄审“两航”员工,取消“两航”在港注册证,并加紧向法院申请“临时禁制令”,禁止飞机合法起飞,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在此情况下,“两航”起义员工在中央政府的号召和我驻港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成立了“护产”非常委员会,加强保护飞机及其他资产,同时聘请香港大律师陈丕士代表中央政府向港英政府提出法律诉讼。11月24日,双方同时取得“临时禁制令”,“两航”资产各方均不能移动。资产争夺进入法律启动阶段。 “两航”资产的冻结,使两岸争夺出现僵持局面。国民党担心英国政府为保留在华立足点而将“两航”资产判归中共,遂于12月12日将“两航”资产转卖给持有“两航”股份的美国民用航空公司,企图通过美国的参与“对想在法律上控制该公司财产的共产党政府形成一个直接的挑战”(注:《中央日报》(台湾),1949年12月20日。)。12月19日,民航陈纳德受委托向港英当局提出“两航”产权申请,称其“以美侨私人身份负起接管‘两航’资产并将努力利用这些资产为自由人民谋最佳之利益,确保不使财产落入共产党手中”,要求英、美、港对“两航”资产予以保护和发还,以便使“两公司财产尽量为自由中国人民利用”(注:《中央日报》(台湾),1949年12月20日。)。国民党出卖“两航”资产,使得两岸资产争夺变成为共产党中国与美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较量,标志着“两航”资产争夺国际化。中共早就预计到台湾当局会孤注一掷。陈丕士大律师曾于11月向港英政府提出过警告,指称台湾当局有出卖“两航”资产的阴谋。12月13日,周恩来总理就“两航”资产问题发表声明,指出我中央政府对“两航”在港资产享有继承权和处置权,如“两航”资产被非法侵犯、移动或损坏,则香港政府必须负完全责任。(注:《香港与中国——历史文献资料汇编》(第一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年,第15页。)此前,他的另一份声明还表示,如不把“两航”资产移交中央人民政府,中共则将以在华英人资产作为抵押。(注:《中央日报》(台湾),1949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