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十年代文学特征的归纳和描述 ●何镇邦:九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和富有个性的审美文学。这三种文学互相平行,交叉发展 ●陈思和:九十年代的文学呈现多元的价值趋向,多种时代主题,构成多层次复合的文化结构 ●王干:九十年代文学几乎是八十年代文学的剩余和分裂,主导文化(“新时期文学”)生产过剩势必使九十年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陷入某种困境 九十年代文学与八十年代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如果说,八十年代是一个在文化上拨乱反正的过渡时代,那么,九十年代才渐渐显现出新的文化活力和特点。潘旭澜认为九十年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是多元化。但受商业炒作的影响,文学的泡沫增多。何镇邦认为九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和富有个性的审美文学。这三种文学互相平行,又交叉发展,作家的创作主权在增大,但在私人化、个人化与社会化,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纪实与虚构,雅与俗等方面,有些作家未能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由此带来了作品的某些缺点。陈思和从当代文学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九十年代文学,认为1995年以前,文学的走向还是清楚的,1995年以后则呈现无主题,无主潮趋向,几种文学走向同时并存,表现出多元的价值趋向,也就是一种“无名”状态。因为“无名”状态拥有多种时代主题,构成多层次复合的文化结构,在这种状态下,作家的叙述立场更加个人化,几乎每一个比较优秀的作家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世界,作家开拓了个人心理空间,更贴近生活本身的个人叙事方式得以实现。他还认为九十年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给文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看待文学与生活的基本关系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复杂性。梁永安认为九十年代文学区别于八十年代的重要特点是宏大叙事向日常叙事转变,但文学技巧的快速发展抑制了文学的朴素表达。 刘敏将九十年代文学划分为四个时代:九十年代初期为诗的时代,作家的创作还葆有八十年代的浪漫诗情、理想、幻想和精神,作家创作的意识中主要是集体主义和群体意识;九十年代中期为散文时代,生活越变越碎,越变越小,观点多变,特别是报刊副刊泛滥,使作家创作进入前所未有的焦虑时期。九十年代中后期为小说时代,时代生活像小说一样变得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作家再也坐不下来写作,下海、经商、炒股、生活中偶然事件的增多,作家有一种炫富心态,向媚俗倾斜;九十年代末期中国文学进入传记时代,作家从群体走向个体,追求个人品位的写作。 王干的发言则从九十年代文学和八十年代文学的内在联系的角度对九十年代的文学进行了一番评说。他认为整个九十年代文学几乎是八十年代文学的剩余和分裂,这不仅因为八十年代一些重要的作家进入九十年代的写作,更因为八十年代那些重要作家的作品依然是九十年代的重要文本,王蒙、贾平凹、铁凝、王安忆、莫言、余华、苏童、刘恒、刘震云、张抗抗等人在此期间都完成了他们的重要作品,都拿出令人信服的长篇力作,而这些力作都是他们在八十年代写作的一种凝聚或裂变。九十年代新出现的韩东、朱文等新生代作家则是马原、徐星这些八十年代“先锋派”在新的历史情境的滋生和繁衍,像陈染、林白等女性作家实际上扩展扩大了八十年代张辛欣、刘索拉那种极端的情绪。作为九十年代文学代表人物的王朔的“思想”在八十年代亦已形成,并没有什么发展,只不过在九十年代有了传播的空间和更多的受众。这并不是说九十年代的文学全盘继承了八十年代的文化传统,而是因为主导文化(“新时期文学”)生产过剩势必将九十年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陷入某种困境。 2 九十年代文学的缺失和问题 ●徐中玉:九十年代作品缺少大气,显得空泛 ●陈福民:九十年代文学的消费主义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后果导致文化产品的过剩和文化符码的不断复制、自我循环 ●郭宝亮:个人化并不等于隐私化。写作永远都是一种价值重构,平面化、大众化、商业化的写作对于我们的时代是远远不够的 在两个研讨会上,不少与会者还就九十年代文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徐中玉认为九十年代作品缺少大气,显得空泛;张新颖认为对一个时代文学把握最敏感的是文学青年,但是他作为一个和新时期文学一起走过来的青年,在九十年代的文学阅读中却感受不到一种阅读的冲动,这到底是阅读出了问题还是小说创作出了问题?他认为九十年代的小说虽然技巧成熟了,但属于自己的真实体验和经验却是欠缺了。陈福民在发言中指出,九十年代文学的消费主义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后果是,文学的写作面临着文化产品的过剩和文化符码的不断复制、自我循环、语言或其它符码业已蜕化为消费品。郭宝亮在发言中针对文坛盛行的个人化写作倾向指出,个人化并不等于隐私化。真正的个人化写作,正是以真正的个人的真知灼见,面对时代和历史发言,面对存在领悟存在。也就是说,个人化写作中人是一种观察角度,一种个人心灵的外射。写作永远都是一种价值重构,平面化、大众化、商业化的写作对于我们的时代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