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述 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著名学者、评论家们欢聚在上海,出席了由上海市作协与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九十年代文学研讨会”。这是继上海作协成功组织百名评论家推荐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位作家和十部作品的后续活动。与会者们在会上纷纷发言,围绕着九十年代文学的特点、现象,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繁复奇特与多元杂陈 与会者们普遍认为新时期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的深化引发了人们在社会生活、思想意识、情感欲望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并直接影响了当前文学的创作与批评。由此,九十年代文学从精神内涵到表现形态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复奇特与多元杂陈局面。著名评论家何镇邦认为九十年代文学作家创作主权渐趋强化的表征。互相平行、交叉发展,坚持主旋律,提倡多元化,构成了90年代文学写作的基本特征。一些评论家则认为对90年代文学尤其90年代后期文学的描述,是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话题。陈思和教授以“无名”状态对日趋涣散的文化走向做出概括。他认为相比80年代,启蒙话语的消解和个人生活叙事视角的广泛运用,反映出90年代写作者自由表达的欲望。作家根据个人定位自动分流,选择不同的写作立场。 但对于在世界性、全球化、现代性等诸多要领构筑的镜像迷宫中,如何把握与解释日趋多元与无序的文学实践活动,著名评论家顾骧提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应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体系,要树立世界意识,坚持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营造一体多元的文学创作格局。 文学批评的“失语”与空间开创 著名评论家陈骏涛在会上发言论述了文学批评结构的变化,如媒体批评充当重要角色;学院派批评群体的确立;商品化对于批评的影响;文化批评对文学批评的渗透等等。他还提倡学院派批评与大众化批评的互补。著名评论家孙绍振也指出大量文学批评是没有读者的批评,在西方话语阴影下,批评一直无法摆脱“疲惫的追踪”。因此,他倡导在丰富阅读经验的前提下的原创性批评。潘旭澜教授则批评了某些文学评论对生活经验的麻木,以及对散文、诗歌创作的忽视。同时他也对个人化写作名义下制造的文学泡沫提出了尖锐批评。王纪人教授指出女性写作的自恋倾向,私人写作与大众现实的疏离,导致审美真空出现。评论家吴炫强调真正的文学性不能以时代划分,文学写作只有致力于独特的个体化世界的努力,才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青年评论家杨扬对90年代批评界流行的“失语”与“缺席”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90年代文学批评领域内出现地域分布,性别分裂等特征,但这种分裂和无主潮恰恰体现了批评自身的需要。施战军指出90年代文学创作的繁复与批评尺度单一性的矛盾。对于谋求新的批评空间的思考,王鸿生强调90年代文学批评论理的重建;王光东从“民间”角度寻求90年代文学批语的新视角;王干、邹平、毛时安、王雪瑛等人在发言中,肯定了九十年代作家创造富有个性的审美文学的努力,同时也提出对于个人化写作要做正确理解。他们认为一方面,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导致写作者对生活认识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区分“个人化”与“私人化”。确保个人写作与社会共识的可通约性。他们还对如何摆脱和清除“批评的缺席”对文学批评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在90年代文化进程中确立文学批评实践的立场和方法等理论课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总结成就与展望未来 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著名评论家徐俊西在发言中提到,此次研讨会在新旧世纪之交的时刻召开,意义在于总结经验与展望未来,为文学事业的繁荣作贡献。对于新世纪文学创作的展望,许子东教授、《小说评论》主编李星、《文艺争鸣》主编郭铁成等认为九十年代文学的成就依然在都市文学与乡土叙事这两方面比较突出,如《白鹿原》和《长恨歌》。许子东教授对“寻根文学”以来,一些有显著成就作家对于乡土传统的不同理解进行了深入分析。郜元宝等人则通过对《月光流年》的个案解读,对乡土文学的精神世界、叙事层面、历史及思想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马以鑫描述了从80年代乡村生活图景到90年都市日常经验的创作空间转移。王宏图指出,在许多作家的笔下,都市空间并非仅仅局限于实在的地理意义,它更是由想像错觉营造的敞开的欲望舞台,更有一些作家在镜像文本中虚拟另类的精神空间与生存方式,以越轨姿态挑战日常生活。评论家张志忠则探讨了90年代文学的青春书写及其崇拜。 面对90年代日益火爆的网络文学对传统的文学带来巨大冲击。互联网的交互性、双向性、即时性对文学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宋炳辉、葛红兵认为,网络文学体现了新的文学精神,为人生体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为文学艺术提供全新的隐喻世界。然而随着网络的出现,大量文学垃圾的出现也不容忽视。网络文学作为文学写作新的增长点,其迹象主要表现在写作、传播的自由以及丰富的文学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