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要写这篇小文,一位近几年致力于西部文化研究的记者朋友打来电话,说她策划的西部民歌音乐会已经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和支持,并且告诉我这场音乐会的歌手全部是那些长期生活在西部的民间歌手,现场演出一律不使麦克风,要的就是原汁原味。听罢,我很为她的创意叫绝。我以为,任何艺术都有着其一定的特殊发展规律,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更是显见。就如同东北人爱二人转、京津两地爱京剧、河南人爱豫剧、江浙一带爱越剧、四川人爱川剧、陕西人爱秦腔、山西人爱晋剧,各地都有各地的绝活儿。我很佩服那些戏迷,只要演员一登台、一张嘴,他们马上就能分辨出戏是哪折角是哪个,稍有破绽一听便知。 由此,我想到时下的散文。相对于小说、诗歌,散文近20年在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的争议似乎不是很大。但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报刊散文、随笔热的出现,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散文作者、小说家和学者步入散文创作后,使散文这一重要的文学样式在白话发展80年后,焕发了新的青春活力,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散文(随笔)的创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这不仅是新时期文学的一大奇迹,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大奇迹。以目前的趋势看,其人数之众,不亚于80年代“楼上掉下3块砖, 有一块肯定砸到一位诗人”。过去写散文,主要是一些专业作家,而且大都以专事散文创作为主。现在不同,除一批主要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外,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学者、编辑、记者也都加盟进来,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再有,校园学生、海外留学人员、城市白领阶层,也占有很大比重,其重要表现特征就是《读者》、《青年文摘》杂志被市场所青睐;二是散文发表阵地的庞大,专门发表散文、随笔的文学类期刊主要有《中华散文》、《散文》、《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散文天地》、《美文》、《散文选刊》、《随笔》、《华章》、《文学自由谈》等。报纸有《光明日报》文荟版、《中国文化报》四季文学导刊、《工人日报》人生驿站版、《文汇报》笔会副刊、《南方周末》芳草地版。再有,各种期刊的散文专号、散文栏目,报纸的副刊以及各种散文征文活动;三是散文出版业蓬勃发展。近些年各种散文、随笔集几乎每日可见,估计每年至少有500本以上。 每年度公开发表的散文估计在10万篇以上;四是散文理论建设空前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专事散文研究的理论家、散文收藏家。另外,还有一部分边从事创作、边进行理论研究的作家;五是电视媒体的介入,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文》节目、辽宁电视台的文艺栏目等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观众十分喜爱;六是散文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各种观点经常见诸报端,有些还产生一定的反响。如“大散文”“小女人散文”“学者散文”“行动散文”等,其中包括“百年百篇散文评选”和“年度散文排行榜”。 散文热比之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热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文化已经进入多元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再也不拘于“大一统”,而更多的是我行我素。应该说,在人、自然和社会的三种关系中,今天人真正成为主体了。这在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盛行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人的思维活跃了,必然带来对自然、社会认识的活跃,因此,出现当前散文热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但是,散文(随笔)热也并不是完完全全地合乎散文的内在的独特规律,这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也更需要散文家和理论家通过进一步实践加以认识和澄清。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大致有:当代散文需要向古代散文、现代散文继承、借鉴什么;现代汉语在散文创作上的优势如何表现;散文创作中的叙事、抒情、议论如何把握度,是否有个界定;散文创作中的剪裁和虚构该怎样认识;大散文与小散文之说有何现实意义;散文创作随笔化、小品文化、说明文化、公文化,能否被看做是散文创作的突破;散文创作与大众阅读;从杨朔、秦牧时代怎样认识散文大家的形成;散文的私人化写作与如何表现时代精神等等。以上问题从表面上一方面可以看出当前散文创作的多元化,而另一方面则提出散文环境该不该有个净化问题。就个人而言,我以为在鼓励探索的同时,也一定要对散文有个正本清源。倘不如此,就会对传统散文中的精华认识有误,特别是那些对中华民族传族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家作品继承不利。同时,也不利于促进散文在新世纪的发展,尤其会对青少年在文学鉴赏上产生非客观的负面影响。《三国演义》中有“大意失荆州”一节,而我们在当今散文空前热的关口万不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这该是我撰写此文的一个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