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何西来研究员指出,“现在是我国自五四以来传记文学发展的繁荣时期”,的确,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传记文学有着更多的现实性、可参照性,可以更多地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帮助,因而社会也为传记文学图书的热销提供了机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版家与作家们也同时感到了新的困难,比如在创作中表现出许多程式化的病症,这些问题不解决,传记文学便无法在新的世纪长期立足。在日前由中国作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人物》杂志和《党史博览》杂志联合召开的“21世纪传记文学走向”研讨会上,记者对制约我国传记文学水平提高的因素及对策有所了解。 困惑初显 传记文学历史性和文学性的双重特点决定了它所写的人物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它多从有限的历史人物中挑选题材。但是,即使历史人物浩如烟海,其中具有文学吸引力者也毕竟有限,加之古今中外作家如此之多,这些人物中没被写过而留给当代作家和出版社的题材非常少。 不仅如此,当前,我国的传记文学界还存在着媚俗化、克隆化、快餐化、工具化和不真实的病症。关于媚俗化问题,中共中央党史学会副秘书长张琦认为,人物的性格是多样的,传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必须有其丰富的个性和历史背景,但有的作品为了找卖点便夸大传主的恋爱经过,这些作品却忽视了传主与众不同的一面,对其品质、思想、人生轨迹笔墨不足,等等,这样的作品对普通读者来讲可能具有可读性,但是它苍白无力,人物缺少立体感而且还歪曲了人物的真实魅力。此外,仓促上马,短平快的传记文学在当代不为少数,以致内容雷同、装帧类似,有些作者都重复。 中国作协创作部研究员李炳银感慨道,传记文学不是历史快餐,更不是单纯的历史,它源于历史而高于历史,它应该从历史中找出对现在社会有启发意义、有影响的人物进行文学化的挖掘。它表现的是人物对历史的影响,是人物人性的一面,是人物的人格,它的选择标准是人物的精神。 对于当前传记文学失实的问题,作家和出版家都非常关注。解放军出版社李鸣生指出,传记文学的失实有两种情况,首先从哲学角度看,人认识客观世界(包括历史)的不可重合而无限接近性使然;其次是作家缺乏史德人为地造假,只写过五关斩六将不写败走麦城或把功劳张冠李戴使然。对于第二种失实,何西来说,作者写谁就会对其产生感情,想把他写得非常完美因而就会出现为尊者讳的现象,再者,作者会受传主和其家属的干扰,而不敢写出传主的反面。 给二十一世纪的答案 传记文学可发掘的人物越来越少,其在创作实践中又存在苍白、重复、失实、程式化的种种弊端,那么,该如何趁病症还未对传记文学引起致命打击以前而改变这种状况呢?中国作家杂志社何建明等一些作家、出版者都强调:小人物也可能体现历史的某些侧面,因而传记文学的传主可以是大人物也可以是小人物。李鸣生进一步认为,传记文学传主的范围必须扩大,应该有多元化格局。通过以上方法传记文学可写人物越来越少的问题就得以解决。传记文学作家和编辑应该努力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以使作品的内容改变苍白现状和克隆化弊病从而更生动更吸引人。而去掉媚俗化、快餐化以及工具化的毛病要靠作家主观努力如提高史德,增强独立意识等,同时也靠编辑积极引导提醒。关于真实性一说,何西来认为,在无法真正接近事实的情况下,作家要尽力多作采访以达到尽可能地真实。至于当在创作过程中,传记文学必然要运用文学虚构手法以使人物性格丰满时,虚构的运用原则是不违背人物的性格特征。 传记文学应该由历史人物走向现实人物;由伟人名人走向有成功经历的凡人;由注重文献性史料性走向注重文史结合性,以上是这次研讨会留给二十一世纪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