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纪交替之际,鲁迅仍然作为一个文化热点而引人关注。一方面,在大学的现代文学课程中,鲁迅是最受欢迎的作家;多种文学排名榜上,鲁迅在中国现代作家中稳居首位;有近二十家出版社竞相出版的鲁迅著作长销不衰,读者数量与实际影响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不断有人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发表对鲁迅质疑性的言论。为了深化鲁迅研究,更加广泛、深入地普及鲁迅,澄清对鲁迅的某些模糊认识,使鲁迅这一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在21世纪里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鲁迅研究会与《鲁迅研究月刊》编辑部,近日在京联合举办“鲁迅研究热点问题讨论会”,出席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60余人。 与会者认为,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几个人对某个作家的理解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理解。鲁迅既然已经作为一个公共话题,自然每个人都有就此发言的权利。对于一些对鲁迅的质疑性言论,要汲取历史教训,避免不分青红皂白、回之以急风骤雨的简单化方式,更要杜绝以前发生过的以行政处罚代替学术讨论的生硬化弊端,而是应该出之以平常心与宽容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鲁迅作品的见仁见智,实属文学鉴赏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强求一律。有些读者因时代的变迁或所见资料有限,对鲁迅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应该予以澄清。敢于表达不同于流行见解的看法,其真诚与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对确有根据与独立思考的观点,应该欢迎,并进行认真的对话。个别人出于哗众取宠的动机,不顾见解偏谬,故作惊人之语,对此也不应置之不理,而应从学理上予以严肃的批评。 关于质疑鲁迅的原因,与会者认为:首先,鲁迅这样一个经典文化现象,已有的研究不可能穷尽其丰富的内涵,富于独立思考的人们往往要通过严肃的质疑找到接近鲁迅的新的切入点。其次是反映了消解权威的情绪。在社会转型、价值重构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紊乱现象,假冒伪劣屡禁不止,腐败现象顽症难愈,文化生态受到一些浮躁、浅薄甚至荒唐之物的污染,学术界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沉闷现象,在此情况下,青年尤其容易产生困惑、焦虑、愤怒的心态,表现之一就是向权威挑战,向传统的理性标准与既定文化秩序挑战,形成了一股“解构主义思潮”。于是,一向被当作文化旗帜的鲁迅便首当其冲了,质疑鲁迅成为一种文化姿态的舞台亮相与社会情绪喷发的火山口。三是对神化鲁迅现象的反拨。以往曾经有过相当严重的神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在还原鲁迅的历史面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一则新的学术成果并没有全都通过大众媒体与中小学教育及时地传递到广大读者中去,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鲁迅的历史还原。当一味地指责鲁迅激进的文化保守主义与苛刻地批评鲁迅落伍的后现代主义两面夹击鲁迅时,一些年轻人容易产生共鸣。四是社会转轨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人们对鲁迅所处的那个风云激荡、刀光剑影的时代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隔膜,加上由于当时文网严密,有些杂文写得晦涩幽曲,有些文章也留有新文学初创期文白夹杂的痕迹等等,增加了对鲁迅误读的可能性。五是反映了教育水平的差距。有的人对鲁迅的误解,是因为他本来没有认真读过鲁迅的作品,只是从网络或报刊上看到别人、尤其是名人的言论,便信以为真,盲目跟风。六是个别人将此视为“出山”的策略,他们的酷评甚至攻击,背离了历史情境与文本语境,若寻找其标准,只能说是绝对化的个人情绪,带有鲜明的商业炒作色彩。在这些人看来,自己所说的是否符合历史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能不能引起轰动,唯一所求的就是“标新立异”,只要能一鸣惊人,可以丝毫不讲逻辑,多么荒谬的结论都敢端出。 不同声音的出现,本来是开放社会的正常现象,是政治民主与精神自由的表现,在思想禁锢的时代,异议在媒体上披露是不可想象的。当然,允许异议的存在,并不等于要放任自流,而是要从中发现学术研究乃至社会心理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鲁迅生前从未害怕过论争,反而是在论争中不断磨砺锋芒、扩大影响的。今天,鲁迅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自然也无须害怕质疑,正是在尖锐的质疑与对质疑的辩难和汲取中,鲁迅的本体才能愈加清晰起来,鲁迅对于当代社会与民族命运的意义也才能更加凸现出来。鲁迅没有一丝媚骨的战士品格,剖析与批判几千年封建专制下形成的奴性的深刻思想,至今熠熠闪光。鲁迅在社会转型期深广的人文关怀,对于当今社会上只重物质生活质量而忽略精神生活质量的倾向,不啻于一针清醒剂。鲁迅精神世界中的困惑与冲突,在使我们感到切近的同时,也可以从他的艰难选择与绝望抗争中得到深刻的启迪。 讨论会上,有人深情地谈起鲁迅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一些国家把鲁迅作品列入中学课本,普通国民都对鲁迅怀有敬意。与会者认为,对鲁迅怎样认识,可以质疑,对鲁迅的作品,也可以有个人的审美感悟,但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宝贵遗产和中华民族的骄傲,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鲁迅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怎样对待鲁迅,实际上包含着怎样对待传统的问题。一个民族,要不断地前进,固然要从异文化汲取营养,但必须对自身的优秀传统予以继承与发展,否则,总是一味地跟着人家跑,就会丢掉立身之本,也会失去本民族在世界上的发言权。鲁迅是一个独特的个性存在,其精神世界再博大,也无法涵盖一切;其艺术风格再别致,也不能满足所有读者的审美需求。普及鲁迅并非强求每个人都必须喜欢鲁迅,而是希望更多的读者通过鲁迅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更新的历史进程,小而言之,使个体的人格得以升华,视野得到拓展,大而言之,使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毫无愧色。 与会者对鲁迅研究状况做了认真的反思,认为近年来学术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没有把鲁迅的人格、思想、精神、艺术的特点及精髓,研究得很透彻,也没有以简明扼要、生动易懂的语言讲得很清楚,也就是说没有把学术话语尽可能地转化为民间话语。于是,准确然而深奥的学术话语,反而不及偏颇然而通俗的言论有影响,在这一点上,学术界应对社会上对鲁迅的隔膜甚至误解负有一定的责任。思维方式与学风上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譬如将鲁迅同胡适等人对立起来,然后进行非此即彼的简单化评断。而事实上,现代作家在许多方面是共容互补的。鲁迅研究中也存在着意义超载现象,即把现代理念与西方话语套在鲁迅身上,寻找例证,这样反倒模糊了鲁迅本身的历史语境;近年来学术界总是在制造话题,然而阐释的力度与深度远远不够,好多都是浅尝辄止,不了了之。有的文章为了构成自身的框架,不惜割裂鲁迅作品的特定语境,或者歪曲引用鲁迅文本。目前,许多重要的课题亟待解决,诸如:鲁迅思想的简明扼要的阐释,鲁迅的复杂性与局限性,鲁迅精神与当代的关联,鲁迅作品的诗学研究,鲁迅研究的学术成果如何尽快地进入中学教育,如何转化为意识形态话语和民间话语,由于种种历史局限未能充分展开探索的方面,等等。网络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们自由地发表言论提供了可能,学术界要积极走进网络,充分利用网络,研究鲁迅,普及鲁迅,努力使鲁迅走进当代人的生活,化为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