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比获奖更重要 ——访《抉择》作者张平 张平,1954年11月生于西安,1958年返回祖籍山西,1982年毕业于山西师大中文系。现为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400余万字。 主要作品有《祭妻》《凶犯》《天网》《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等。先后获各类奖项三十余次,连续五次获“五个一工程”奖。《抉择》为建国50周年重点献礼作品。 得知自己的小说《抉择》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时,张平正出差在遥远而美丽的西双版纳。电话里,记者问张平:获奖后的心情是否起了些波澜?张平答:兴奋的背后,更多的是诚惶诚恐和忐忑不安。 他告诉记者一个往事:就在上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时,他的另一部作品《天网》在最后五部的角逐中,因差一票而落选。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多多少少感到有些遗憾和失落——因为那时由于《天网》触及了现实生活中一些尖锐的矛盾,被人告上法庭,正打着官司,张平心里很想让这部作品得到更多人的承认。而现在,时间过去几年,张平的心情已变得平静。 虽说这一次获奖了,可张平却认为,他只是当代作家中幸运的一个。还有许许多多作家的作品,要更深刻、更优秀、更精致,也更有震撼力。而评委们之所以把选票投给了他,更多的是对他这种创作方式的关注和鼓励,是希望他能在这条创作路上写出更好一些的作品。所以张平觉得,获奖只是他的一个新起点,同获奖本身相比,固守一个作家的基本立场要更重要。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抉择》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大的反响? 张平答:那是因为小说是在为大众代言,毫不回避社会的尖锐矛盾,在揭示腐败分子丑行的同时,对其加以无情的挞伐。 腐败,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改革开放20余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一些必须面对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比如干群矛盾、比如国企改革、比如腐败。腐败问题,一直是中央在着手抓的大问题。可为什么,反腐这么多年,越反腐败问题似乎越严重?几年来,张平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知道,既然他选择了为大众代言,就应该直面这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 促使张平写《抉择》的,正是他背后的这种激情与责任。写《抉择》之前,张平因另一部作品改编电视的需要,同太原电视台导演先后来到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采访。一听说要采访,工人们的反映异常热烈。当听说采访者要听实话时,他们竟蜂拥而至。 随着采访的深入,张平又一次觉得有话要说。他深深感到,改革的阵痛,绝不是把痛苦和磨难只留给广大的老百姓,而让那些少数改革的投机者和颠覆者变得更加富有和为所欲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他一气完成了小说《抉择》。 因为连着写了几部这样的作品:从《天网》到《抉择》,从《法撼汾西》到《十面埋伏》,张平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在百姓口中传播。他几乎每天都要收到各地读者的来信来电,有鼓励支持他的,有向他诉说委屈的,于是有人戏称他的家是山西省的“第二信访办”。有一个读者为了能亲眼见一见作家张平,竟千里迢迢找到山西来。终于见到了张平,为表示对作家的敬意,他郑重地从包里取出一只瓷做的马来要送给张平。可那匹马因主人路途奔波不小心把一只脚给折断了,看着他的懊悔样,张平感动了,他收下了那只断了脚的马。至今,它还躺在张平家的柜子里。 和他老老实实的写作方法一样,每写一部作品前,张平都要进行大量的采访和调查。不熟悉,不了解,感动不了自己的人和事,他根本无法落笔。《抉择》之后,他的一部描写公安战线和恶势力斗争的小说《十面埋伏》就是在大量的调查后写出的。为了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他曾跟着特警队,连夜长途奔袭数百公里,到邻省一个偏远乡镇去解救人质。回来后,竟昏睡两天两夜,上吐下泻,高烧不退,住院20余天。 也许有人问张平,难道没有想过尝试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张平答:试过。早在八十年代,他看了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作品后,便发表了一些中短篇,其中的一些作品还得到了人们的赞许。可渐渐地,张平还是放弃了这种尝试性的写作。因为他觉得自己不管怎么折腾,写出来的仍然还是一种表层的东西,而不是自己血液里流淌出来的。 人生的大半生,一步一步走得不容易。这就是融入自己血液中的叙事文本和思维模式。这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出自内心的本能。那么,倘若让张平放弃这种本能,无异于割断他的血脉亲情。所以,他的写作注定了是关注现实、直面现实,为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代言。 本报记者 陆梅 丰富的感情 澎湃的激情 ——与阿来笔谈《尘埃落定》 ■阿来 ▲脚印 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西北部藏区的马尔康县。 1976年在卓克基公社中学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 1977年到阿坝州水利建筑工程队当合同工,先后任拖拉机手与机修工。 高考恢复后进了马尔康师范学校。毕业后,做过将近五年乡村教师。后因写作转做文化工作。现在成都任《科幻世界》和《飞》杂志主编。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都收在以下三本书里,即: 抒情诗集《梭磨河》和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另有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和长篇小说《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