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中对于政治模式分析疏离 八十年代以来,鲁迅研究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领域,形成新见迭出、争论激烈的局面。在众多学术问题上所产生的分歧,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相适应,显现出向前发展、无比活跃的势头。 八十年代鲁迅研究最响亮的口号是“回到鲁迅本身”。王富仁在他博士论文《〈呐喊〉〈彷徨〉综论》中提出,“首先理解并说明鲁迅和他自己的创作意图!它的一些脱离开鲁迅当时明确意识到的内容的分析还需要直接建立在鲁迅意识到的内容的基础之上,作为它的延伸和必然归宿而存在。”(《文学评论》1985年第3 期)用作家的思想实际和创作意图解释鲁迅的小说文本,从理论上讲可能会陷入当代西方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所批评的“意图谬误”说。然而,中国的鲁迅研究者如此不合时宜地提出这一观点,却有另外的用意。用王富仁自己的话说:“从五十年代起,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各阶级政治态度的分析为纲、以对《呐喊》《彷徨》客观政治意义阐释为主体的粗具脉络的《呐喊》《彷徨》的研究系统,这个系统曾对《呐喊》《彷徨》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也逐渐暴露出了它的一些严重缺陷,现在有必要以一个新的更完备的系统代替这个旧的研究系统。”历史上,毛泽东同志曾经对鲁迅的创作的政治意义进行过透辟的分析,这在建国后形成了以艺术分析和社会政治分析相结合的鲁迅研究系统,由于这一分析的中心理论是“阶级斗争”的定性分析,所以对鲁迅早期的思想诸如受达尔文、尼采等影响而形成的进化论发展观、个人主义、人道主义、启蒙意识等思想,划入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过多地看到了它与鲁迅后期思想的对立,而忽视了它与后期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联系。王富仁的研究是想表明鲁迅是和中国现代社会广泛的思想解放——反封建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得出结论:“《呐喊》《彷徨》不是主要从社会政治革命的角度,而主要是从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角度来反映生活和描绘生活的,它们首先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是在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面中被折射出来的。”既然鲁迅的小说可以定位于反封建主义这一主题上,那么,要高度评价《呐喊》与《彷徨》,就不能不对构成鲁迅反封建思想的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进行重新评价。至少,王富仁的论文启示了这一方向。 鲁迅的思想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是一个演变的过程。自八十年代以来,对鲁迅的早期思想的研究,一直是鲁迅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个领域中,众多的研究者多是肯定了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对鲁迅及其创作的积极影响。如解志熙在《生的执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的第二章《鲁迅:存在的虚无与绝望的抗战》中,主要考察了鲁迅在《狂人日记》《药》等小说和散文《野草》中所接受的尼采、克尔凯郭尔等思想的联系和影响,剖析了鲁迅早期“黑暗”、“虚无”思想与存在主义的联系。解志熙将自己的研究严格地限制在对早期鲁迅复杂性的研究上,尽管招致了一些批评,但其学术意义上的独创性阐发是不能抹杀的。无庸讳言,有一些研究者从极力肯定鲁迅早期的思想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的角度,全面肯定了鲁迅早期的思想包括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等,并以鲁迅前期的思想解释后期的思想,用前期的思想为鲁迅的整个思想定性。 由全面肯定鲁迅的早期思想,到否定鲁迅后期思想即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是背离毛泽东关于鲁迅的论述的极端发展。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论鲁迅》中,肯定了鲁迅的马克思主义方向,而反对者认为这也是在应该破除的“两个凡是”之列。王晓明在199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传》第十八章中认为鲁迅“甚至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未尝完全深信不疑。”孙郁在《一个漫游者与鲁迅的对话》(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中说,“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是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出发的,而是把落脚点放在了文艺美学上。所以,在根本点上,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至多不过是同路人,或说是唯物主义的美学的引借者。”(第383页) 五六十年代对鲁迅思想的研究是用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来概括鲁迅的思想的性质,而九十年代的鲁迅研究的主要成果则表现为“在学术界,鲁迅创作中的虚无主义倾向已得到了广泛的确认和探讨。”(朱国华《选择严冬:对鲁迅虚无主义的一种解读》,《文艺争鸣》2000年第三期)鉴于鲁迅是一个怀疑主义者,虚无主义者、破坏主义者这样的结论,就难怪王蒙惊呼:如果有五十个鲁迅,我的天,中国要发生地震了! 这里,我不想把问题展得很开。只想简明地指出,既不能用早期鲁迅的思想概括鲁迅的后期思想,也不能只看到结果,忽视鲁迅早期思想探索对于鲁迅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意义。要坚持过程论,反对以文害辞、以辞害志的语词实证主义和索引主义。鲁迅的思想探索道路是,由关注积贫积弱、危机四伏的中国现实而起科学救国的志向,后转向文学作为民族精神灯火的照亮者,同时他首先无情地剖析了自己。在寻求自我解放和社会解放的结合中,走向阶级分析,密切地和中国现实的革命斗争相联系,希望不仅是通过文学而且要通过现实的斗争——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的变革。鉴于鲁迅思想发展的客观进程,我们不能将鲁迅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怀疑主义者、一个虚无主义者,也不能将鲁迅看成是一个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至于鲁迅早期思想的复杂性是一个学术问题,其中的个人主义和存在主义对鲁迅的创作究竟是正面的因素多还是负面的因素多以及对鲁迅精神的影响,当然应该深入讨论,《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究竟有无社会革命的政治意义,完全在于不同研究者考察的角度有所不同,实质上作品客观意义的分析与启蒙说在作者主观意图上的分析完全可以实现互补,并不构成绝对的对立。 阶级分析与心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