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报告文学从稚嫩走向成熟,曾经被人看成是中国现实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总结报告文学在短时间内的这种迅速发展和辉煌表现,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报告文学创作对现实的社会生活采取了直接面对和理性思考的态度,作家们一直葆有积极参与社会变革,追求社会前沿文明思想的精神和努力使文学成为“经世致用”利器的行为等。报告文学,天生没有小说创作那样的自由空间,也没有诗歌创作那样的浪漫感受过程。报告文学是贴着现实社会生活的地皮发育成长的一种文学,它的行动空间,话语平台,始终是要建立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前些年报告文学誉满神州的根源在此;近些年报告文学创作虽然略显孤寂,胜景不再,但却因为风骨依然,志向不改,同样还不时得到读者的欢呼和赞誉。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生活对于人们的挑战愈来愈复杂和尖锐了。今天,处在这个一切都在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环境中,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空间,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及未来选择的关心程度明显增强了。人们寄希望于自己的感觉和发现,也更加看重别人的认识和评判。因此,在这个观念革新、价值重组、信仰建立、行为选择、道德失范等等问题摆在人们面前,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的年代,作用于人们精神情感世界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文学,不能躲避自己的职责。毋庸讳言,今天的文学在人们期待它的地方停步了,在希望得到它帮助的时候文学使人们感到了失望。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在这个时候,报告文学以它切实的行为表现,让人们在某些困惑、迷茫的问题面前,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许多贫困学生已经考进大学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安心上学读书的时候,作家何建明感知到了他们的艰难,在对全国几十所大学、几百名大学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之后,他满怀激情地创作了报告文学《落泪是金》。何建明在作品中通过对一个个真实人物及其不同的艰难奋斗故事的描绘,解剖和述说了他们各自的不同困难和对于困难采取的不同态度及处理方式,在现实的生存求学环境和观念情感的层面上给予他们以实际的经济关怀和观念意识的引导。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之火越烧越旺,许多考生不堪重负,思想精神发生畸变,许多家长苦不堪言的时候,何建明今年又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高考报告》,对于因为高考竞争激烈而诱发、引发的许多惨烈怪异现象进行了真实的报告,从人们现实的社会就业生存环境和教育制度设施本身存在的缺陷,从人们单一的成才观念和就业选择等角度,对产生这种惨烈竞争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激情和现实的分析,尽可能地表达出一种接近实际和科学的认识态度。何建明作品的题材内容,因为非常紧密地连接着社会许多部门、家庭和人们关注的问题,所以,它既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对作家自己也很具有挑战性。这样一些真实地表现着社会的敏感问题并试图对其提出某种独到见解的作品,刚刚出现,就立即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作品被许多家报刊选载或连载,造成很大的反响。许多企业、许多个人,从何建明的作品了解了贫困大学生的情况,因此主动出资救困。西部开发的锣鼓刚刚敲响,梅洁很快就以自己的报告文学《西部的倾诉》加入到对西部的认识和开发中来。《西部的倾诉》着重对西部女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报告。西部的贫困和女童失学、辍学情况非常令人痛心和不安。贫困和教育水平低下,是开发建设西部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们在走进西部的时候,必须同时面对。梅洁的报告,表面看似乎与西部的经济开发无直接的联系,但是,它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开发西部具有深层的参照价值。何建明和梅洁通过他们的报告文学,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作品所表现出的责任意识和道义精神是十分突出的。这种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作融入社会生活的激流,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演进而思考,而有所作为的文学精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文学行为,应当给予热情的支持和肯定。 在许多作家和创作日益走向自我生活天地和有限的生活空间,走向形式主义的时候,报告文学作家却敞开了自己的胸怀,积极而激情地拥抱世界,走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许多报告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作品都非常清楚地表明,报告文学具有开放的视角和前沿深刻的思考,具有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生活、对人极端负责的使命精神。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是当前严重困扰和束缚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既是一个紧迫的现实生活问题,但要深刻地认识和正确对待它,却是一个要有明显前瞻性和文明思想自觉的问题。在这个连接着人类的现实和未来的棘手问题上,愚昧和文明、现时和长远、局部和全局、贪婪和奉献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需要人们采取明智的态度和适当的措施。在人类的现实问题和危机面前,报告文学作家一直保持着超前的忧患意识和积极的态度。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初,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这样一些字眼在我国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时,就有报告文学敏锐地涉及了这样的领域,写出了如《北京失去平衡》、《伐木者,醒来!》、《只有一条长江》等不少呼吁人们增强环保意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报告文学作品。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危机的压力日益沉重的今天,报告文学作家就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职责,总是从不同的问题和角度向人们作着激情的倾诉和深情的呐喊。近些年来,徐刚就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方面的写作中去,先后发表和出版了《守望家园》、《地球传》、《长江传》等具有丰富内容和独特认识思考的报告文学作品。报告文学作家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自觉行为和精神,这种自觉将自己的文学活动同人类的发展与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的观念,可能会受到某些自以为自己在从事着真正艺术创造的作家们的嘲笑和睥睨,但是,社会人类永远会给予那些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付出了劳动和思想精神的人以高度的评价。 报告文学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卓尔不群的行为,是人们应对生活时的很好参照和导读,是报告文学自己对自己生存其中的社会生活现实的出色呼应,是一种既现实又历史,既精神又物质的创造。 在有些人的感觉中,报告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只是一种粗糙的社会存在现象。报告文学作家介入社会的这些劳动成果,既无助于社会的改变,也对文学艺术少有增添,只不过是一种文学式的泡沫罢了。这种严重忽略报告文学思想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看法,既是传统“诗歌、小说”文学正宗观念的作崇,也是脱离时代不顾事实的盲目偏颇行为。报告文学是适应了如今这个快速纷纭变化的时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对社会所具有的把握能力和直接的影响,是这个时代的需要又是其他文学形式难以具备的。报告文学是大于文学的一种文学,它在社会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发生作用,是人的生命、思想、精神、情感、权利、尊严、利益等的导示和守护者。所以,报告文学经常会给予人们以特殊的精神和物质救助,拥有综合文化和人性的关怀。杨豪的《农民的呼唤》,通过对湖北省不少地方出现的无视国家政策,胡乱增加农民经济负担,致使农民不堪忍受经济重压,导致许多悲惨事件发生的真实情景的描写,为广大农民能够得以平安的生活生产发出了动人的呼唤;常扬的《在离开父母的日子里》,通过对中国首家罪犯子女儿童村生活内容的报告,真实地描述了许多罪犯子女在父母离开之后受到社会各界亲善周到关怀教育的故事;李鸣生、岳南通过“北京人”头盖骨获得又丢失及几十年曲折寻找过程的追踪描述,对于人类失落文明的遗憾和追寻文明、追求科学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表现;邓贤的《流浪金三角》,对于一群是人同时也可能是魔鬼的对象,进行了历史现实的调查采访;把理解和批判的思考结合运用得激动人心,独到而又深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