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看来不仅是“病”了,简直要“疯”了! 你看,一群评论家抡起大棒,朝一批卓有成就的作家头上投去;一些江郎才尽的作家,也挤进评论行列,对已有定评的文学大师信口雌黄。一时间,文坛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煞是热闹。 本来,这种杂耍式的玩闹,完全不值得我们一顾。但文坛的这种内讧,却让大众迷惑难解,还以为文艺评论就是这个样子的。评论固然需要尖锐,需要一针见血,不能四平八稳,不能温吞水,但也不能尖刻,苛求,更不能刻薄,恶意中伤,谩骂攻讦。这样,只能使本已沦落的评论更加雪上加霜!为以正视听,正本清源,我们不妨用点时间,来剖析一下这些所谓的“评论”,并对真正的评论做一些评说。 一、这样的评论,哼! 短短半年间,评论界真的在对当代中国文学进行一场“暴动”和“颠覆”:先是《十作家批判书》出笼,要“把获取了不当声名的‘经典’作家拉下神坛”;继之,是众多评论家集中声讨余秋雨,于是有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余秋雨批判》;王朔也不甘寂寞,在文坛讨伐声中挺枪而出,把矛头指向鲁迅、老舍以及金庸等;学院里教授也耐不住冷落,干脆为整个20世纪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各写下一份“悼词”。由“点”及“线”以至整个20世纪文艺的“面”,让这些评论家的如椽大笔,一扫而空。文艺界内外为之瞠目结舌,读者大众们则因之争相传阅。评论仿佛一夜间就空前“繁荣”起来,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热点。 这些评论中当然有一些不错的,不能一概而论。但上述所列评论的主导倾向,却隐含着令人不安的东西在。我们先不妨来透视一下其所谓的“策略”,就可深知这些所谓的评论的真面目。 谁名望高就“灭”谁。那些企图一夜成名的无名小卒,或已有一定名声又怕失落的中小名人,想要让自己成为观众注目的焦点,最佳的办法,就是将攻击的锋芒直指那些声名远播的人们。因此,鲁迅、老舍、钱钟书、汪曾祺、王蒙、贾平凹、梁晓声、北岛、苏童、余秋雨、金庸、王朔、王小波等,有幸“入选”。研究这份名单很有意思,这当然是些名人,但并不是所有当代有名的人都“入选”了,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知道还有许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逊于这份名单中的人。所以,所选的一定是为现今大众所熟知的名人,否则这“批评”的影响面就要大打折扣。其实,向权威挑战不仅正当,而且完全必要。但有一个怎样挑战的问题:是力图与权威站同一思想层面去批评,还是向权威身上泼一盆污水?这不仅是批评品格的问题,简直可以说是人格的问题。难道能砍大树的人,自己就能变成大树吗? 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鲁迅因为有原配,因为曾“彷徨”,于是在某些批评家眼中,人格就有了大污点,甚至还不如萨特。就算鲁迅、郭沫若等都有人格缺陷,但他们更有人格伟大的地方,怎么就视而不见呢?极而言之,就算他们的人格都有问题,难道整个20世纪全部中国文人及其作品就都可以一笔抹杀吗?余秋雨“文革”参加过写作班子,余心有隐痛,顾左右而言他。这还是可以理解的,要允许人家有一个反思的过程,有一个增长勇气面对自身历史的过程。即使暂时达不到各位新锐的要求,也并不影响对他今日作品的评价。何必要老揪着过去的旧帐不放呢? 故做惊人之论。哗众取宠,耸人听闻。一个《台湾时报》和新加波《联合早报》的传闻,就可以成为批评家攻击余秋雨的“口实”:“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这样给余秋雨脸上抹点白,然后就指称他是小丑,让他在大众面前出丑,又让余秋雨逃过了真正的“浩劫”。余秋雨散文的真正问题,不是取媚大众,不是掉书袋,不是有硬伤,而是假借古喻今之名,宣泄文人雅士的没落情怀,毫不触及当今现实的民生疾苦,更未对余文伪传统面具后面矫饰民族文化的阴暗而忽略民族文化的生机以切肤刻骨的批评,这才是要害。这样的批评,不能让余秋雨有任何反思,反让他“着急跳墙”,有何益哉?!贾平凹无非写了本《废都》,批评家用得着就指着人家说:“纵万般风情,肾亏依然”。人家即便真的肾亏,能写出《浮躁》、《鸡凹窝人家》、《高老庄》等,又何妨?何况谁考证过庄之蝶就是贾平凹?搞批评的人难道要和普遍百姓一样认为作品的人物就是作者的原封不动的翻版?即便如此,你也只宜去分析作品的得失,而无需拿作者的私生活乃至隐私去招徕顾客。诚然,作品多少都会是作者的自叙状。但经过改装和升华,作品的形象与作者的生活决不是一一对应的。这应该是文学理论常识,作为批评家怎能如此看作品呢?贾平凹作品的真正问题,与余秋雨接近,有些方面更甚之,就是以对传统的把玩,以至陶醉其中,而忽略了我们民族传统中的劣根性及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复活。当然,贾余之间还有差别,余只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贾还是较深地体悟到了中华民族之魂,只不过较多地是从消极方面去参透罢了。所以,余是假古董,贾却不“假”,是真古典也。不去读懂他们的作品,把握住他们作品的精髓,就妄加评议,并且用一些刺耳扎眼的词句去招徕看客,实在是批评的末流。 采用大众青睐的方式“煽情”。当代中国大众对政治都有着极浓的兴趣,差不多都有程度不同的“政治情结”;几千年的民族传统,又使中国大众特别注重人伦道德,常怀有强烈的道德义愤。若能勾起大众这两者中的一点,或者两者全勾起,一定能赢得大众的心。所以,这些评论家们便把被批名家历史的政治态度和生活作风,给翻腾出来。而丁玲,恰好两方面都能满足批评家取媚大众的企图,于是也成了重点攻击对象。你们怎么不去剖析张爱玲呢?我国国民还有一个“劣根性”,就是喜欢隐私、内幕乃至黑幕,尤其喜好在别人厮杀的时候看热闹。于是,昔日文坛的争斗内幕也给抖露出来。批评家的正业主要是评价作品得失,为了全面分析作品,当然要涉及作家生平和人生道路,但决不是发掘别人的隐私,揭露某事的黑幕。如此做,只能让人觉得此人心理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