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各种题材、类型的长篇小说创作曾热极一时,年产量多在四、五百部,最多时达600余部,几乎是日出版两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3亿人次买书。如果其中1%的人购买的是长篇小说,则有300万人次。相形之下, 一年几百部的长篇小说生产量可能不算多。然而换一个角度看,这几百部的数字又显得太多了——不少圈内人士都认为:每年数百部里真正称得上合格的长篇不多,堪称好作品的顶多20部。 今年,据新闻出版署统计,截至11月我国共出版长篇小说300 余部,比前几年有所下降。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何在?究竟该如何看待它呢? 长篇热潮下的暗流 几年前“长篇小说热”的掀起,曾让关注文学的人们欣喜了好一阵。在文学创作处于低谷的时候,长篇小说异军突起,呈现出一种繁荣景象,怎不让人兴奋?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这热浪下面隐藏的种种弊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总量不少,质量不高。林林总总的各类长篇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出版后由于鲜人问津,只好在书架堆积尘土,甚至直接从出版社进入造纸厂的化浆池,造成极大的浪费。 究其原因,据出版界人士说,大约有这样几种情况:从大的社会背景来看,前几年基于政府的支持与扶植,出书较以往容易,激发了不少作者的创作热情,文学评论家林为进认为: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数量,“有的作品根本达不到出版标准”;一些水平不高的作者,自费出书,也是造成“高产低质”的原因。此外,名家作品通常是出版社有意识策划、组稿的,为什么也还有一些成为“废品”呢?一种是出版社判断失误,先期看好的作品,出版后效益不佳;另一种则是出版社“战略性撤退”,即明知此作品不好卖,但为了获得该名家的下一部预期畅销作品的出版权而采取的手段。由此可见,长篇小说的这种“风起云涌”之势是一种不太正常的文化现象。 回归创作的正常状态 长篇创作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正如老作家管桦所说:“创作长篇小说,必须具备包括生活阅历、知识修养、创作技巧等各方面的积累。”有些小说作者,急于在长篇创作中占有席位,在各方面都未准备好的条件下,匆匆上马。结果,往往将中篇的内容拉成长篇,结构松散,情节拖遢。这样的作品怎能吸引读者呢?类似的浮躁现象还表现在作家对生活、对时代了解不够,没有真正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到创作中,就往往是脱离现实、表现作家自我的作品比较多,而真正反映百姓关注的事情的作品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读者喜欢的大多是那些贴近现实生活,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的作品。几个年龄、职业、学识均有较大差异的读者,不约而同地向记者提到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刘恒著)。他们之所以喜欢这部作品,就是因为它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变迁,而且它是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读者由小说中的人和事反照自己,总能有所感触。另外,一些优秀的“主旋律”作品也受到读者好评。年轻读者熊先生的话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别以为‘主旋律’只有领导专家爱看,事实上国企改革、反腐败等也是许多普通读者关注的焦点。因而这类题材的小说只要符合现实生活,我们也爱看,像《苍天在上》、《抉择》不就很受欢迎吗?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苛刻,作品中只要有一点东西能与自己契合、能引起共鸣就足矣。” 女作家毕淑敏在接受采访时说:“文学创作的动力,是来源于生命的一种激情。而长篇小说是分量更重、耗时更多、凝聚了作家更多心血的作品。”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不只是数量的增长,更应是质量上的提高。因而其年产量的降低,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长篇创作逐渐回归到正常状态的表征,是件好事。 以质取胜繁荣创作 近几年,长篇小说出版业受到很大的冲击。首先是整个社会文化消费趋势的变化。在讲求效率的时代,人们总希望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短小精悍的作品便流行起来。加之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人们在工作之余总想放松一下,读一些轻松愉快的作品,因而所谓“快餐文化”风起云涌,大行其道。而长篇小说因其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字的篇幅、纷繁复杂的内容、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等,阅读起来并不轻松,耗费的时间、精力都相对要多。这就使得许多人不得不忍痛割爱。此外,各种信息载体的出现,对图书出版也构成威胁。慢说几十万字,就是几千万字的作品,仅一张光盘就足已容纳,而其价格仅是图书的十分之一。互联网的普及更是使一些优秀作品的图书销售备受打击。有的小说刚面市,在网上就能看到。一个“网虫”就曾很得意地说:“我花很少的上网费就能将一部长篇小说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又何必花几十元去买书呢?” 另一方面,前几年出版业的无序竞争也导致了市场对长篇的抵制。有的出版单位进行虚假宣传、炒作自己的产品,一些文学评论者也不切实际地为其鼓噪,误导读者。于是平庸之作充斥市场,读者大倒味口。正如文学评论家蔡葵所说:“社会、读者需要的是精品,要以质取胜。铺天盖地的产量、粗制滥造的质量,反而会把读者撵跑。” 于是乎,长篇小说产量下降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何建明说:“现在已不能奢求一本书印量达上百万册。即便是很好的长篇小说,现今能出20至30万册就已相当可观了。印数达5 万册,就足以在出版社业绩中大书一笔。就我所知,现在发行量不超过1 万册的长篇作品占已出版作品的六、七成。” 如此形势下,以质取胜就是必须走、也是唯一可行的途径了。 首先,作家要抛却浮躁,脚踏实地,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而后出版者对作品精挑细选,力求呈现给读者佳作精品。同时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进行实事求是的宣传引导。夸大其词或是弄虚作假的炒作,都必定会碰壁。现在的读者很有眼光,也很挑剔,名家作品质量不高,他们也不留情面。然而“谁不夸自家孩子好”,各出版社在推介自己的产品时难免偏爱,这就需要文学评论家发表客观公允的评判,向社会推荐真正优秀的作品,让它们从作品汪洋中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