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发表以后,澳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从几近湮没的边缘状态浮到耀眼的前台,成为各种言说的对象,澳门文学的界定以及对它内涵的探索和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中凸现出来。 从澳门文坛的实际情况看,澳门文学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1 )中西文学中与澳门有关的创作。中国从明代开始就有许多文人到过澳门,在文学创作中留下了“澳门形象”,著名的如汤显祖、屈大均、魏源、康有为、丘逢甲等。西方文人最早到澳门的是葡萄牙大诗人贾梅士,其后有庇山耶、奥登等,以澳门为题材的诗歌、小说也为数不少。 (2)澳门本土的文学创作。澳门本土的文学,与内地移民有密切关系,早期是明代的遗民,而后是清代的遗民,再往后又因战乱或种种政治原因而从内地与东南亚或其他地方移居澳门的文化人。古代的遗民为澳门的旧文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澳门的旧体诗词创作仍十分活跃。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抗日浪潮推动下,内地和香港的一部分文人,来到澳门,使澳门新文学有了最初的萌醒。80年代以来,澳门的新文学发展迅速,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均有不少佳作,而且越来越引人注目。(3)澳门“土生”葡文文学。“土生”字面上的意思即“澳门人”, 指的是在澳门出生、成长的欧亚混血儿,其中大部分是中葡混血儿。本世纪40年代以来,这个族群出现了一批作家,并且创作和出版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作品。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澳门“土生”文学在内地鲜为人知,人们在论及澳门文学时常常遗忘了它。 澳门原是一个小渔村,人文基础薄弱,澳门文学的出现,在古代,“主要是一种‘植入’,而非‘根生’”。(注:刘登翰:《文化视野中的澳门及其文学》,《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24页。)最早的澳门文学,是中国内地来到澳门的作家创作的。早期在澳门留下诗作的有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他于万历十八年(1590)贬官为广东徐闻典史,于万历十九年(1991)十月曾到澳门,写了《香澳逢贾胡》、《听香山译者》之一、《听香山译者》之二、《香山验香所采香口号》、《南海江》等诗篇,对当时澳门的风物、人情及华夷贸易等均有所反映。还在《牡丹亭还魂记》的第6出《帐眺》和第21 出《谒遇》中,描述柳梦梅到澳门求见钦差苗舜宾,于香山澳的多宝寺见到海商、番回与通事等情景。这是关于澳门的最早文学纪录。明末清初,有许多忠于明王室的仁人志士到澳,也有不少关于澳门的诗作留世,著名的有岭南三大诗家之一屈大均,他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曾多次到澳门,写了一些描述澳门风物特色的诗歌,如《荼蘼花》二首、《澳门》六首和《咏西望洋》等,其中有诗句:“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外国频挑衅,西洋久伏戎。”(《澳门》六首之一)表现诗人的忧国情怀。还有著名诗僧迹删和尚(俗名方颛恺),是满清入主中原后削发为僧的明末遗民,他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和康熙三十六年(1697),留下十多首关于澳门的诗歌。清中叶宦游澳门或短暂到过澳门的诗人很多。其中清朝第一任同知印光任,就写有澳门诗《濠镜十景》十二首,乾隆年间的澳门同知张汝霖,也写有澳门诗十六首。作为中国管理澳门事务的地方官,他们的诗作,除写澳门风物外,也寄托有安守疆土的愿望。嘉庆、道光年间,因中外交往频繁,内地到澳门的名人文士更多,著名《海国图志》的编者魏源,就曾于道光年间来到岭南,到过澳门,写有长篇歌行《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还有清道光年间以考据学闻名的大学者何绍基,也曾到香港、澳门游览,留下《乘火轮船游澳门与香港作。往返三日,约水程二千里》一诗。此外,清末维新变法主角之一康有为、台湾省著名爱国抗日志士丘逢甲,也都到过澳门,有诗作留世。 从历史上看,自晚明到民国200多年,澳门文学的作者, 主要是历代四方来澳的遗民、官员、文人学士,也有少数来澳的教徒。他们都是澳门的“过客”,从各自不同的文化身份出发,在诗作中对澳门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作种种艺术的投射,而并非从澳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孕育出来。 如果说,澳门旧文学的特点是“植入”,从“植入”到“扎根”。那么,澳门的新文学却有一个从“寄生”到“自立”然后走向繁荣的历程。由于澳门旧文学影响力强,澳门新文学发展迟缓。“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文学经历了由旧文学进入新文学的变革,台湾、香港都引起极大的震荡,而在澳门,对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几乎没有什么回应。直到“九·一八”事件之后,(注:李成俊:《香港、澳门、中国现代文学》,载《澳门文学论集》,澳门文化学会,澳门日报出版社,1988年3月。)在抗日浪潮的推动下,特别是广州和香港相继沦陷, 穗港一批文化人转来澳门,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展开,澳门的新文学运动才逐步发展起来。但在抗战胜利后,由于内地和香港文人的离去,澳门新文学在一度热闹之后又重归沉寂。五六十年代,澳门文学进入了一个探索发展的时期,本土的刊物《新园地》、《学联报》、《澳门学生》、《红豆》等,都有发表文学作品,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当地作者。但因刊物稀少,纯文学刊物只有60年代出版的《红豆》,不少澳门作者,稿件外投,“寄生”于香港。当时香港的《文艺世纪》、《海洋文艺》、《伴侣》、《当代文艺》等刊物,经常发表澳门作者的作品。直到80年代,随着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中资机构的介入大大刺激了澳门的经济,大量的新移民从内地、东南亚各国移居澳门,这种种变化推动了澳门文学的发展。于是,就有了本土文学资料的追寻,澳门文学的澳门性探索,各种文学座谈会、研讨会的召开,以及文学刊物、社团的创办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其中特别重要的是1984年3月, 澳门日报借举办“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展”期间,邀请香港十多位作家,与澳门文艺界人士座谈,研讨如何发展澳门文学,有香港作家在会上提出“建立澳门文学形象”问题,得到与会者的支持。之后,1986年东亚大学(澳门大学前身)、澳门日报联合举办“澳门文学座谈会”,对澳门的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进行研讨,会后,出版了第一本《澳门文学论集》。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在中葡联合声明发表的前一年,因而也被认为是澳门向过渡时期转变文学上的一个标志。接着,广泛联合澳门文化人的澳门笔会成立,1989年出版纯文学刊物《澳门笔会》。1989年5月, 澳门五月诗社成立,1990年出版《澳门现代诗刊》。1990年成立澳门中华诗词学会,主编出版《澳门写作学刊》。这些文学社团、刊物的出现,正是澳门文学在过渡时期转变中走向繁荣、发展的体现,也说明澳门本土作家正在从各个方面为“建立澳门文学形象”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