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进入“淡季”已经持续有些年头了。 表面看来,各档新老作家们似乎还在不断地推出自己的新作,某些年纪尚轻的“新秀”、“新锐”连战连捷,正踌躇满志地向“著作等身”挺进。然而检验繁荣还是衰败的主要标志是市场,到图书市场走走、看看、问问,一个略显残酷的真相就大白于眼前:大多数文学类新书仅仅是走进了书店,摆上了书摊,并没有被购买、被阅读,它们仅有其“商品价值”,而当实现“使用价值”的时候,很可能是造纸厂,在那里“变废为宝”。 今天,谁在读文学? 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对文学就是一种残酷。 新时期文学曾经有过耀眼的辉煌,但近年来随着读者群的不断分流,文学书刊的发行销售开始进入了低谷。针对面临世纪之交的读者还需不需要文学的问题,曾经在中国大陆有影响的《人民文学》杂志进行了一项读者调查。 结果显示,当前文学作品的读者中年龄在16至29岁的青年占56%,其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有65%;这些读者中绝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其中月收入为100至400元的占12.6%,400至700元的占39.3%。 这中间六成以上读者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而其中大半数人的月收入在700元以下。文化水准的提高和囊中羞涩的反差, 使他们在购买文学书刊时不仅再三掂量自己的荷包,而且对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 调查还表明,当前为艺术欣赏而读文学作品的读者占82%,而追踪社会热点的占14.7%,这与新时期之初读者对文学的理解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不仅表明了读者对文学的认识日趋成熟,也反映了文学自身的发展。 对于读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文学的问题,接受调查者大多选择的是揭示社会生活矛盾,贴近百姓生活和关注现实题材以及“三性”——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 文学的悲哀:过于自我 对文学一个悲哀的现实是:1999年北京春季图书订货会上,文学类新书尽管琳琅满目、尽管墨香扑鼻,却问津者寡。原因何在呢? 著名导演张艺谋希望从好的作品中能找到改编成电影的素材,所以他是经常看文学作品的一族。但是他最近写了一篇短文:我觉得现在的文学不太好,不如十几年前。十几年前刚刚破土出来的东西很有力量,不管是“伤痕文学”还是“寻根文学”。 中国今天的文学比较自我,我觉得没劲。我不是说一定要文以载道,要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感、道德感,现在的文学有点像现在城市里的人,在物欲、拜金主义的影响下变得很没劲,文学成为小圈子里的东西,好像越没劲越觉得这是纯文学。自我这点东西越来越无病呻吟,使文学脱离人民、脱离广大读者的兴趣,成为小圈子内津津乐道的东西。 中国的社会不像西方的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后现代时期,他们是真正的孤单,感到颓废,我觉得那是从骨子里生出来的。长期经济政治因素导致了今天全中国都充满了某种沸腾感,孕育了某些大的冲动、变化,比如权欲、物欲、拜金主义和生活本身,人们的心态都在沸腾、躁动、焦虑着,到处充满了欲望流淌的东西。当然我不是从社会道德角度进行评判,我是指整个社会处在一种动荡的状态,一种索求渴望的状态,一个12亿人的国家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文学应该很有激情、很有力量、很来劲,但现在却不是这样。 与张艺谋持同一观点的人比比皆是。去年底,中国当代文坛十数个属重量级的作家经港赴台访问,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了一个交流会,到场者寥寥。有作家不平发议论道,就凭我们这些人,在大陆的话,10倍的人都来了。事后仅有以文化见长的《明报》在它的文学版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说10年前的作家多以关心社会为己任,这个消息起码在《明报》定会大作文章、甚至头条,但现在作家们注重的仅仅是自我,别人有什么理由必须关心他们呢? 文学缘何从读者视野中淡出? 专家们的意见如上,百姓们的感觉如下: 多而滥,没看头。现在的文学书出得太多太滥了。要么抒发个人的小感觉、小情调,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要么胡乱模仿国外的什么“主义”什么“派”,让人头昏脑胀不知所云。情节拼凑、文字堆积、胡思乱想、自鸣得意,读者能不敬而远之吗?教师欣赏的,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的,还是以前的名作名篇。 作家自恋要不得。听说有种“高论”,好像是作家写书必须坚持自己的高品位,不能迁就读者,不能媚俗,什么叫雅?什么叫俗?谁把自己当阳春白雪,把读者当下里巴人,这本身就没摆正自己的位置。写书出书不就是为了让人看吗?虽说众口难调,但好厨师做出的菜,不可能让大多数人反胃。 松散冗长是病根。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都很厚,但读起来不觉得厚,看完了还想看。不客气地说,现在出版的小说、散文集、诗歌集有些是垃圾,这种书多出不如少出,少出不如不出。有人说,书分三种:有益无害的、无益无害的、有害无益的,只有第三种不能出。第二种也应该严加限制。因为这种书看来无害,但书印出来没人看或没人能看懂,等于白糟蹋纸张油墨,它的出版过程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污染了环境,所以实际上还是有害的。 “当然,也不能把读者不认可的书都看作文字垃圾。”一位大学生如是说。有些作家,例如卡夫卡,其创作成就举世公认,但不喜欢或看不懂卡夫卡著作的人仍很多。中国作家里有没有这种情况呢?不敢说一个也没有,但需要时间的淘洗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