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 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有许多国际学者在研究,如在俄罗斯有无数关于这方面的专题与文章,西方主要研究偏重在民间文学(民歌、民间故事,民间谚语)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即作家怎么利用民间文学写自己的作品。在中国这类的研究并不多,大部分是分析民歌对诗人的影响,如汉代乐府,或民歌与词的关系,至于小说与民间文学关系研究的极少。笔者大概只看过一本《蒲松龄与民间文学》而已,但是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与西方的迥异。 谈到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学关系,要注意两个特点:一、民间文学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作家怎么利用民间文学的作品,母题,形象,语言(这方面与西方文学同)。二、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作家文学怎么回归到民间,怎么在民间流行,怎么改编,在作家作品基础上怎么产生新的民间口传的作品。当然要注意散文(小说)与诗词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不同,据笔者所知中国诗词很少回归到民间,这方面的情况与西方不同:西方诗人写的作品可以流传在民间被编成民歌,与民歌一起流行;中国古典诗词因语言的差别不容易流传到民间,变成民歌也很难。但小说却相反。中国小说通过说书又流入民间,并且不只是通俗小说,一些文言小说亦然,如唐传奇或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故事。 民间文艺可分为aktive-collective(积极的集体创作)与passive-collective(消极的集体创作),这是30年代世界有名的语言学家Roman Jakobson与Peter Bogatyrev教授提出的论点,简单的说民间文学可分为非专业的,如民歌、民间故事、民间谚语、谜语、笑话等作品,及专业的,不是每个人可以讲或讲唱的,如说书、各种曲艺、皮影戏等等。表演(说,唱)这些作品要有专门的训练,然后才能表演。像说书的从前如果没有师傅传授,无论他有没有天赋,其他说书的根本不会让他上台表演。 中国民间文学也有一个特点,与其他民族不同。一般一个情节,一个题材可以用许多文体,许多体裁来表现,如笔者从前专门研究的孟姜女故事,那也有民歌,也有传说,也有鼓词,弹词,大鼓,民间戏曲(注:Riftin B.Skazanie o Velikoj stene i problema zhanra v kitajskom fol'klore【万里长城的故事与中国民间文学题裁的问题】,Moscow,1961。)等等。另一个例子是三国人物故事亦然,均有各式各样的表现方法。 中国文学分为高雅文学与白话(通俗)文学。后者即作家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创作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及俗文学,为文化水平不怎么高的市民用民间文学形式改写的作品,如先有《三国演义》,然后在《三国演义》基础上写的《三国志鼓词》(140本抄本,20本的清代木刻版,四本的上海石印本),三国故事子弟书,大鼓书,《三国志玉玺传》弹词等等说唱文学作品及无数的地方戏。所以可说中国有三个不同的文学传统:高雅(文言文的),通俗白话作家文学及为了平民编写无名氏的俗文学。三者与民间文学关系不太一样。 俗文学不只在中国才有,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俄国也有所谓folk book,Volksbücher或日本读本等等。但西方俗文学在文学史地位并不大,时间并不长,大约17世纪产生18世纪末停止。中国不然,从宋代发展到清末,很流行,不断地出版。它的地位介于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 在这个景况之下,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与俗文学的关系变为较复杂,特别是每个时代都各有特色。 如果我们谈到最早的六朝小说,那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也不同。 在文言文学方面笔者只能谈谈小说怎么利用民间文学的情节,及其母题。在此举一些例子,如众所周知的《搜神后记》的白水素女故事(注:陶潜,《搜神后记》,北京,中华书局,1991,卷5,页30-31。)。作者(旧题东晋陶潜撰)利用非常流行的民间故事情节写成。至于是否把民间故事记录在自己的书,或是改写民间的故事而成则是一个问题。如我们仔细读白水素女故事即可以发现不少与民间故事不同的方法。 郑振铎曾注意到这个故事与民间故事有关系,写了很短的一篇文章,题为《螺壳中之女郎》(注:西谛,《中国文学研究》,台北,明伦出版社,无年代,页1121-1122。),录浙江省永嘉一带流行的故事,他以为:“搜神续记所记载的其故事本身都必定是由一个民间口头传说写来的”。后来在1928年赵景深也写了短文,记录他在清程麟《此中人语》(1882年)发现的这个故事的异文(注:赵景深,《民间故事丛话》,台北,福禄图书公司,1969。),根据丁乃通编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这个故事(田螺姑娘)有许多记载(注: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页110-112。),如查丁乃通索引问世之后的资料,为数可观。可惜笔者手上只有几篇可查,最早的大约是《民俗周刊》1930年107期发表的广东东莞流行的《蚌壳中之女郎》(页19-21)及后年的四川所采录的《渔夫与螺蛳》(注:《中国民间故事全集》,陈庆浩、王秋桂编,台北,远流出版社,1989,四川卷,页316-320)。这个故事类型在远东其他民族也流行,如苗族《跌耐辣》(注:《民间文学》,1957,10月号,页53-60。),或东北沈阳朝鲜族著名故事家金德顺老太太讲的《田螺姑娘》(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页411-415。),或是贵州侗族《渔夫与螺蛳》(注:《中国民间故事全集》,台北,远流出版社,1989,贵州民间故事,卷3,页4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