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曹臣所撰《舌华录》,是介于清言小品与世说体小说之间的杂俎性笔记,有潘之恒万历四十三年(1615)序。书分慧、狂、傲、冷、谑、韵、讽、讥、愤、凄等十八类,汇集春秋至明末人士的隽语名言,清修《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存目著录。本文想结合有关史料的新发现,对该书作者和版本问题略加考述。 一、作者的生平 前此有关著述,于曹臣生平疑点颇多。如其籍贯,多数言其为歙县(今属安微)人,然清初黄虞稷(1629-1691)所编《千顷堂书目》云其为“苏州人”(卷十二“小说类”),以致造成隶籍两说。至今人所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尚云其为“安徽歙县人,一说苏州人”。再如其表字,多数言为“荩之”,唯清初钱谦益(1582-1664)《列朝诗集小传》记载明末相识“曹山人臣”是“字野臣”(丁集下),以致产生或有两曹臣之疑惑。如今人所著《中国志人小说史》即云此曹臣“未知与荩之是否一人,待考”。再如其生平,多数语焉不详,唯《列朝诗集小传》言野臣崇祯十一年(1638)于北京识钱氏,后卒于金陵,有诗集名《鬼订》等,尚属知者之言。然因表字与小说署题不合,故自《四库全书总目》始,即不为诸家所采。 其实,籍贯苏州说,系明显误笔,由小说卷首自署“新都”(郡名,三国吴置,晋更名新安,故城在今浙江淳安县西,与歙县毗邻。隋废,复易歙州为新安,治所歙县)及歙人潘之恒为其作序而落款“里社”某某撰等,皆可为证;表字荩之、野臣,实为一人的可能性也极大。如将《列朝诗集小传》与《舌华录》相对照,会发现两“曹臣”姓名同、籍贯同、身份同、时代同、交友同(钱氏所谓《哭友》二章,即为吊郝公琰之作,而小说卷四《狂语》类引郝氏语,有“吾一懑时,则读曹荩之诗可以消之”)。分析如可成立,便可在钱氏所述基础上,为其拟写小传了。而笔者新近得睹的曹氏《文几山人集》,不仅证实了上述猜测,且有许多新的收获。 《文几山人集》共四卷,前二卷为诗,后二卷为文,系由其“同七世祖兄弟”曹度辑刻(《刻文几山人集序》),始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成于康熙三十七年(分见序、跋)。从卷首所附曹度撰《文几山人传》(下引不注出处者皆出此文)等资料及集中诗文,可对曹臣有关情况作如下勾勒: 1.曹臣,“野臣其字,先字荩之”,号文几山人,“古歙”(各卷首大题下署)即歙县人。清顺治四年丁亥(1647)卒于白下,享年六十五。故生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小于钱谦益一岁。 2.“世受阛阓之业”即出身商贾之家,而“自力于诗书”(卷二曹度跋)。但“耻为干禄文字,不求进取”;从无功名,为一布衣“山人”。性“好游”,“出大江南北,收三楚二京之胜,历山左、海岱、吴会、百粤之区”;并喜撰游记,“游必记”。 3.极受“同里”前辈潘之恒(1555-1622)赏识,“盛称其长”,曾向当时文坛名家李本宁荐其诗作。本宁名维桢(1570-1624),“负重名垂四十年”(《明史·本传》),撰有《题曹荩之诗卷》,今存。 4.一生穷困聊倒,“家日贫”。试举一例:其母“每岁忌辰,以粉合肉作丸,供于祏位,从所嗜也。今年此日贫甚,囊无一文,不能治此。晚乃解幼儿晁胸前所佩小银锁,命大儿善出质肉。不意以街头撮弄夺心,拳中竟为乌有。弄毕始觉,乃泣归门外,不敢入。问之,知其为遗质也。余亦凄然堕泪,随欲加之棰楚。复念此豚为先慈在日钟爱之至,今挞爱孙,此添痛心于地下;是先慈以孙失养,复以养痛孙,即列具盈案,其必不下咽也。审矣,但念不能已。乃上山采蕨数十百茎,归煮以供,庶几可了人子之心万一。伤哉!贫人之厄,一至于此”(《采蕨》)诗引)。今人读之,仍不禁鼻酸。 5.“生前文名暗昒”,所交多为名不见经传的下层文士。能针砭其“作诗文之病”者,则有郝之玺(字公琰)、罗逸(字远游),张遂辰(字相期,号卿子)“三君”:“公琰攻吾诗之贼,远游补吾文之阙,二君皆以所长济吾所短;于此兼而济之者,则武林卿子焉。”(《三君诗》序) 6.早年放浪形骸,“往日游平康里中,口眼轻薄,每洗垢索瘢”(《赠西安二朱姬》诗引)。为人心高气傲,自称“予本粗狂人,两足走天下。不识慕名人,安知买身价?往往逢世人,人骂予亦骂!”(《寄怀杭州张卿子》)故“行踪落落,常受嗤于拙目”。 7.妻汪氏,贤惠安贫,“日勤十指,以供薄饘,除炊涤之外,针无停隙;且居又最隘,床与灶邻,终日接膝相对”(《针诮》诗引)。子三,长毓善,明崇祯十一年清军攻深州,“城陷死焉”;次泳,清初“遇盗见杀”;幼毓晁,居金陵,后与子大生“俱死”。以“行修名立”之曹臣,“两子皆不良死,不再世而莫嗣”,真令人慨叹不已。 8.所作小说、诗文,今存者有:万历四十三年(1615)三十三岁前后撰《舌华录》;万历四十五年编定诗集《蛙音稿》,取名意为“宁为蛙龟音,不为鹦鹉语”(自序);万历四十七年编定诗集《鬼订稿》,因梦已死之郝之玺“告以诗所得失”而取名。其诗风“哀婉凄恻,苦语愈工”,盖因“所遭多故,不胜清怨”。崇祯五年(1632)编定文集《游囊稿》,另有《蒐玉集》文,不详写作时间。诗、文四种合之而为《文几山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