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8606(2000)03-0015-04 校园文化学是处于发展之中的新兴社会学科。本文拟从社会文化特性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对校园文化的学科对象、学科体系、学科价值和学科方法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校园文化的学科界定 校园文化的学科对象,不言而喻,就是校园文化形态。目前教育理论界对校园文化的界定和阐释,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社区”说,即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归属于社区文化范畴。二是“氛围说”,即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在校园这个特定范围中的小环境、小气候,是一种氛围。三是“综合说”,即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综合。四是“补充说”,即校园文化是学校“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甚至认为校园文化可以等同于“第二课堂”。这四种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和阐释,都试图从某个角度或某个侧面揭示校园文化的基本属性,无疑对我们理解和把握校园文化的特质,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但这些界定和阐释明显存在几点不足:其一,容易把校园文化简单看成是“高层次”形态的纯精神文化或“低层次”形态的娱乐活动文化;其二,容易把校园文化的视点局限于单纯的学生群体,而忽视了其他群体如教师、职工、管理人员等对校园文化的作用;其三,容易把校园文化等同于社区文化等其他社会亚文化,从而削弱它的校园特色和教育功能。笔者认为,这三点不足不获解决,就很难对校园文化作出科学的界定和准确的阐释。 在造就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中高级专门人才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在致力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都十分重视运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潜在的教育形式,尤其重视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心理品格、审美修养、艺术情趣等内在素质的培育。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学校还注意将校园美化、建筑造型、文化活动及教育设施、教育管理制度等对学生的精神风貌影响较大的校园文化的“物化”方面的建设纳入学校的规划、发展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显著特色,一是重视全方位、全员和全程育人,二是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三是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师生员工意志、行为、心理、道德等的综合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从学科定义上看,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这一学科界定,至少有以下内涵: 第一,校园文化的形成,是校园内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集体共同拥有的成果。 第二,校园文化既是意识形态的,又是物质的;既有精神文明的综合效应,又有物质形态显现出来的校园风貌;既有教育内容,又有教学内容;既有现实的存在,又有历史的积淀。在具体内容上,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 第三,校园文化的主体是生龙活虎的学生,主导是诲人不倦的教师,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 第四,校园文化一定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和原则,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培养人才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校园文化应牢牢植根于中国的校园土壤。由于学校规模、教育类型、办学历史、专业设置、归属关系、地域特征、财力状况等各不相同,校园文化除有共性特征外,还须有本校的个性特色,以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校园文化的理论体系建构 就学科性质而言,校园文化应归属于新兴的社会学科范畴。在学科体系上,它既要有基础理论建构,也要有具体问题的研究。因此,校园文化的理论体系应根据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特点、校园文化的涉及范畴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的具体实际来设计建构,并遵循下列指导思想:运用各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进行整体综合研究,不将其附属于其它任何一门已经成熟的社会学科,不对校园文化作一般性的单学科研究;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建构校园文化的理论体系,努力使之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并成为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校园文化诸形态的探讨,总结校园文化的运行规律,为我国校园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据此,我们认为,校园文化的理论体系可以包含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 基础理论研究——探索校园文化学肇始、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基础,论述校园文化学的学科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价值、方法。 特质功能研究——探讨校园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功能。 形成发展研究——揭示校园文化的发展进程、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探索校园文化与其他社会亚文化之间的关系。